首頁 古文典籍 容齋隨筆 容齋五筆

容齋五筆·卷三

人生五計
【原文】
朱新仲舍人常雲:“人生天地間,壽夭不齊①,姑以七十為率:十歲為童兒,父母膝下,視寒暖燥濕之節,調乳哺衣食之宜,以須成立,其名曰生計;二十為丈夫,骨強志健②,問津名利之場,秣馬厲兵,以取我勝,如驥子伏櫪,意在千裏③,其名曰身計;三十至四十,日夜註思,擇利而行,位欲高,財欲厚,門欲大,子息欲盛,其名曰家計;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間,智術用盡,西山之日④漸逼,過隙之駒不留,當隨緣任運⑤,息念休心,善刀而藏⑥,如蠶作繭,其名曰老計;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陽銜山,倏爾就木,內觀一心,要使絲毫無慊⑦,其名曰死計。”朱公每以語人⑧,以身計則喜,以家計則大喜,以老計則不答,以死計則大笑,且曰:“子之計拙也。”朱既不勝笑者之眾,則亦自疑其計之拙,曰:“豈皆惡老而諱死邪?”因為南華長老作《大死庵記》,遂識其語。予之年齡逾七望八,當以書諸紳雲。

【注解】
①壽夭不齊:壽命長短不一。
②骨強志健:筋骨強健,志向高遠。
③如驥子伏櫪,意在千裏:就像是千裏駒雖然屈伏槽櫪,卻想著有朝一日能馳騁千裏。
④西山之日:死亡的日子,諱稱。
⑤隨緣任運:聽從命運的安排。
⑥善刀而藏:修繕並藏起在名利場上廝殺的工具。
⑦慊:不滿,怨恨。
⑧朱公每以語人:朱新仲先生每次把他的人生五計講給人聽。

【譯文】
朱新仲經常說:“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壽命的長短不一樣,姑且以七十歲為準:十歲左右還是兒童,跟隨在父母身旁,天氣的寒暖燥濕父母都得為他操心,衣食住行都由父母安排,隻待長大成人,這叫生計;二十歲時已是成人,筋骨強健,志向高遠,開始問津名利場、秣馬厲兵,以爭取自己獲勝,就像是千裏駒雖然屈伏槽櫪,卻想著有朝一日馳騁千裏,這叫身計;三十到四十歲之間,日夜苦思,選擇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去做,欲求高官厚祿、財源旺盛、門第高大、子孫興盛,這叫家計;五十歲時,心力已經疲憊,俯仰人世間,自己的聰明才智已經施展殆盡,生命已接近尾聲,就像過隙白駒一樣,過去的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這時應當聽從命運的安排,收起名利之心,善藏起在名利場上拼殺的工具,像蠶作繭一樣建一個舒適的安樂窩,這叫老計;六十歲以後,人生已過了一個甲子,生命就像夕陽銜山一樣很快要朽木入土了,這時應靜心修養,使生活安寧,死而無憾,這叫死計。”朱新仲先生每次把他的人生五計講給人聽時,聽者的情緒都在不斷地變化。講到身計,聽者喜笑顏開;講到家計,聽者欣喜若狂;講到老計,聽者沉默不語;講到死計,聽者則哈哈大笑,並對朱新仲說:“你的五計太笨拙了。”笑話他的人多了,朱新仲自己也對五計產生了懷疑,自言自語地說:“難道人們都諱老忌死嗎?”我在為庄子作《大死庵記》時,才真正認識到他講的人生五計的深刻內涵。我已是七八十歲的人了,覺得他說的人生五計很有道理,所以應把這五計記下來,銘刻在心中。

瀛莫間二禽
【原文】
瀛、莫二州之境,塘泊之上有禽二種。其一類鵠,色正蒼而喙長,凝立水際不動,魚過其下則取之,終日無魚,亦不易地。名曰信天緣。其一類鶩,奔走水上,不閒腐草泥沙①,唼唼然②必盡索乃已,無一息少休。名曰漫畫。信天緣若無能者,乃與漫畫均度一日無飢色,而反加壯大。二禽皆稟性所賦,其不同如此。

【注解】
①不閒腐草泥沙:不停地在腐草泥沙中尋覓食物。
②唼唼然:水鳥或魚吃食的樣子。唼唼,象聲詞,水鳥或魚的吃食聲。

【譯文】
在瀛州(今河北河間縣)和莫州(今河北任丘縣),在河塘湖泊上有二種鳥。一種很像是天鵝,全身灰白色,嘴很長,長時間靜立于水邊不動,有魚從它身下經過時,它就用嘴將其捉住吃掉,即使終日無魚,它也不換地方。它的名字叫信天緣。另一種很像是鴨子,經常在水上遊來遊去,不停地在腐草泥沙中唼唼尋覓食物,直至找完為止,也不休息。它的名字叫漫畫。信天緣好像是很無能,卻和漫畫一樣都要度過一天,且面無飢色,其反比漫畫更壯更大。二禽的秉性都是天賦予的,卻有如此不同。

蕭穎士風節
【原文】
蕭穎士為唐名人,後之學者但稱其才華而已,至以笞楚①童奴為之過。予反復考之,蓋有風節識量②之士也。為集賢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見之,穎士不詣,林甫怒其不下己。後召詣史館,又不屈,愈見疾③,至免官更調河南參軍。安祿山寵恣,穎士陰語柳並曰:“胡人負寵而驕,亂不久矣。東京其先陷乎!”即托疾去。祿山反,往見河南採訪使郭納,言御守計,納不用。嘆曰:“肉食者以兒戲御劇賊,難矣哉!”聞封常清陳兵東京,往觀之,不宿而還④,身走山南。節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穎士說曰:“襄陽乃天下喉襟⑤,一日不守,則大事去矣。公何遽輕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⑥。洧卒,往客金陵,永王璘召之,不見。劉展反,圍雍丘,副大使李承式遣兵往救,大宴兵客,陳女樂。穎士曰:“天子暴露⑦,豈臣下盡歡時邪!夫投兵不測,乃使觀聽華麗,誰致其死哉!”弗納。穎士之言論操持如此,今所稱之者淺矣。李太白,天下士也,特以墮永王亂中,為終身累⑧。穎士,永王召而不見,則過之焉。

【注解】
①笞楚:鞭笞。
②有風節識量:高風亮節,有膽識,有肚量。
③愈見疾:越發遭到李林甫的嫉恨。
④不宿而還:連夜返回。
⑤喉襟:咽喉要沖,兵家重地。
⑥按甲不出:按兵不動。
⑦天子暴露:天子逃離京師,風餐露宿。
⑧為終身累:一輩子都受牽連。

【譯文】
蕭穎士是唐代的名人,後代學者隻稱贊其才華出眾而已,把他鞭笞童奴作為他的過錯。我反復考察有關資料後發現,他還是一位高風亮節有膽識、有抱負的人。在他擔任集賢殿校理時,當時的權相李林甫想召見他,他卻辭而不去,李林甫對他不屈從于自己很惱火。後來,李林甫又讓他到史館任職,他仍然不屈服,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職務外調到河南府(今河南洛陽)任參軍。當時,安祿山自恃玄宗的寵信,恣意妄為,蕭穎士私下對柳並說:“胡人(指安祿山)依仗著皇上的寵信而驕橫跋扈,他反叛朝廷的時間不會太久了。東都洛陽到時會最先陷落!”不久,他便托病很快離開了洛陽。安祿山反叛以後,蕭穎土去見河南採訪使郭納,向他進獻防守抵御叛軍的策略,可郭納不予採用。蕭穎士感嘆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職的人抵御來勢凶猛的叛賊如同玩兒戲,想抵擋住也太難了!”他聽說大將封常清陳兵東都洛陽,就去觀察了一番,結果很失望,連夜返回,南逃到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避亂。當地節度使源洧想放棄襄陽,退保江陵(今湖北江陵),蕭穎士規勸道:“襄陽是天下的咽喉要沖,兵家必爭之地,一日不堅守,則大勢即去。你何必匆忙輕易放棄這個戰略要地,讓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聽從了他的建議,就按兵不出。源洧死後,蕭穎士又去金陵(今江蘇南京),並客居于此。肅宗的弟弟永王李璘慕名要召見他,他堅辭不去。後來,劉展反叛,兵圍雍丘,副大使李承式派兵救援,出兵前大宴賓客,歌女環列。蕭穎士見此勸李承式說:“天子逃離京師,風餐露宿,這難道是臣下盡情歡樂的時候嗎?現在要到吉凶難測的戰場戰鬥,臨行前卻讓他們看聽如此華麗的歌舞音樂,誰還願去拼死疆場呢?”李承式拒不接受其建議。蕭穎士的言論如此精闢,操持膽識如此卓異,今天對他的議論也太淺薄了。李白,是天下聞名的大詩人,隻因身陷永王李璘的叛軍之中,而終身受到連累。蕭穎士對永王李璘的召見辭而不見,可見他的膽識遠遠超過李白。

開元宮嬪
【原文】
自漢以來,帝千妃妾之多,唯漢靈帝、吳歸命侯、晉武帝、宋蒼梧王、齊東昏、陳後主。晉武至于萬人。唐世明皇為盛,白樂天《長恨歌》雲“後宮佳麗三千人”;杜子美《劍器行》雲“先帝侍女八千人”,蓋言其多也。《新唐史》所敘,謂開元、天寶中,宮嬪大概至四萬。嘻,其甚矣!隋大業①離宮遍天下,所在皆置宮女。故裴寂為晉陽宮監,以私侍高祖。及高祖義師經過處,悉罷之②。其多可想。

【注解】
①隋大業:隋煬帝大業年間。
②悉罷之:把離宮中的女人悉數釋放回家。

【譯文】
自漢朝以來,擁有眾多妃妾的帝王,隻有東漢靈帝劉宏、三國吳歸命侯孫皓、西晉武帝司馬炎、南朝宋蒼梧王劉昱、南朝齊東昏侯蕭寶卷、南朝陳後主陳叔寶幾人。晉武帝司馬炎的後宮中嬪妃近萬人。唐代以唐玄宗的嬪妃最多,白居易在《長恨歌》中寫道“後宮佳麗三千人”;杜甫在《劍器行》中也寫道“先帝侍女八千人”,都是說唐玄宗嬪妃之多。據《新唐書》記載,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後宮中嬪妃大概有四萬人之多。嘻,這也太過分了!隋煬帝大業年間,離宮遍布天下,每座離宮中都有數量不等的宮女。故此,裴寂才能以晉陽宮監的身份,私下裏歸奉唐高祖李淵。唐高祖起義兵以後,所到之處,把離宮中的宮女都釋放回家。其宮女之多可想而知。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