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冰鑒 第三篇 容貌鑒

容貌鑒·智慧啓悟

人的體態、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神態表情,都是一個人綜合貭素的體現。觀察其儀容言行,即可對其人有大體掌握。

1.觀察容貌儀表為先
我們要認識某個人,首先接觸到的是這個人的外部特征:體態、儀表、風度、言談舉止、神態表情等。一個體態瀟灑、儀表堂堂、言談舉止文明的人,會給接觸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則給人以不良印象。人們非常註意交往中自己的儀表,一個人應把整潔、美觀、大方和文明禮貌作為其儀表的重要內容,過分打扮、妖裏妖氣固然不好,但談吐庸俗、不修邊幅、窩窩囊囊也不佳。例如,女性面試不同于男性的面試就在于,如果說男性面試的成敗是由面試決定的,那麽女性面試的成敗決定于其風度、舉止。招考單位的主試者在評價女性應試者時,重點不是放在知識、能力上,而是註意應試者的禮儀、風度和舉止,即女性魅力。故女性應試者走進房內,到坐在椅子上,已大概決定了是否被錄取。因此,女性應試者必須顯示出女性的高雅氣質,包括大方自然的神態、整潔合適的服飾,無可挑剔的禮儀,等等。識人之儀表之後,就要細察其人,而不是僅停留在表象上,須細知其品質。

(1)耳聞不如目見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就是指耳聞之不如目見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識人特別強調要講究識人的藝術,識人不能光憑耳朵聽,還要用眼睛看。
《呂氏春秋·察傳》中講過一個“打井得人”的故事。故事說: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因為家裏沒有井,需要到外邊打水吃,所以家裏總有一個人常在外邊。後來他家鑿了一眼井,他便告訴別人說:“我鑿了一眼井,得了一個人。”有人聽說這句話,便傳播出去說:“丁家鑿井得了一個人。”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宋國國君耳朵裏,他便派人去問丁家,丁家說:“我是說自己有了井,就不用花一個人工出外打水。等于得了一個人,並不是說從井裏打出來一個人呀!”原來,人多嘴雜,把事情全都傳擰了!
奇怪的是,分明是以訛傳訛,卻居然能夠眾口紛紜,廣為傳說,而且越傳越邪乎!尤其可笑的是,聽到的人竟還能夠信以為真,甚至傳到了國王的耳朵裏,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其實,這種聽風就是雨的現象,在生活中還是不少的。在我們的周圍,這種輕信傳言的人也大有人在,大至國家大事,小至個人私事,總有一些無根的謠傳,也總有一些人輕信上當。1983年年底,國家為了改善人民的衣著狀況,提高人民生活水準,決定較大幅度地降低化纖品出售價格,同時,提高一些棉織品的價格,這對人民民眾來說,無疑是一個福音。可是謠言還是出來了,說棉織品一提價,別的農產品跟著也要提價。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來,這顯然是毫無根據的謠言。可是,有的人信以為真,居然大力搶購起農產品。結果呢,那些農產品沒有漲價,而他們搶購來的農產品倒成了積壓在屋裏的大包袱,一時用不完,又沒有辦法處理,簡直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唐人李紳說:“假金隻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而到底是真金還是硫化銅,卻需要下番工夫進行調查研究和仔細辨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採取“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的辨別藝術。
齊威王時期的即墨大夫,自從到即墨之後,勤于理政,公正廉潔,使那裏五谷豐登,百姓安居樂業,沒有什麽官司之類的事情發生。就是這樣的一位賢良大夫,齊威王左右的人卻不斷地在齊威王面前講他的壞話。齊威王沒有聽信這些壞話。派人到即墨那裏了解情況,發現他左右的人之所以講即墨大夫的壞話,是因為即墨大夫沒有給他左右的人送禮求情。于是,升了即墨大夫的官爵。
另有一個大夫,到阿地之後,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政事,使得那裏田地荒蕪,民不聊生。趙攻鄄,他不去救;衛取薛陵,他竟不曉得此事。就是這樣的一個昏庸大夫,齊威王左右的人卻經常在齊威王面前講他的好話。齊威王也沒有聽信這些好話,派人到阿地調查了解,知道了其中的奧秘。于是召見了阿地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了阿地之後,天天有人講你的好話,可事實情況並不是這樣,可見你必然送了好多禮物給我手下的人,讓他們盡在我耳邊講你的好話!”接著,就把阿地大夫和誇過阿地大夫的那幾位手下人都斬了。這一來,齊威王手下的臣子個個既驚又怕,再也不敢謊報情況了。齊國的興盛強大與此不無關系。
上述故事,在《資治通鑒》裏有記載。它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不論是講人好話的還是講人壞話的,都有其目的性,有其內在的原因,尤其是在上司面前講的話。領導者身居高位,對下面情況不可能事事清楚,他需要別人提供信息。領導者為官一任,最可怕的是被蒙蔽而聽不到真實的聲首。進耳之言,究竟可靠與否,還是需要調查研究的。齊威王能從被毀者中看出好人,從被譽者中找出壞人,不被謊報“軍情”的小人所欺騙,就是因為他搞了調查研究,弄清了產生壞話和好話的原因。當今領導者應當從中受點啓示,把自己聽到的關于部屬聲譽的壞話和好話認真地分析一番,以期得出公正的結論。

(2)觀舉止
古人雲,“聽言觀行,知人之良法”。就是說,聽其說話,看其行動,是識別人的好方法。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在選擇識人的方法時,切不可忘記應採用“觀舉止識人”的良方。
根據人的舉止來識才、觀人,前人已有不少的經驗留給我們。如《周易·系辭下》中指出:“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技;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守者其辭屈。”這就是說,要叛變的人說話總帶幾分愧色,心中疑惑不定的人說話總是模棱兩可;善良的人話不多,浮躁的人喋喋不休;誣蔑好人的人閃爍其詞,喪失操守的人說話吞吞吐吐。
心理學家們近來的研究指出,一個人的姿態往往反映一個人對他人所持的態度。實驗表明如果和一個你厭惡的人相處,人們或是過于隨便,“如入無人之境”;或是過于拘謹,顯得手足無措。
姿態有時是群體內的一般傾向的指示器。試想當與會者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的時候,任何一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舉止表示自己是屬于哪一方的。比如,贊同的人大多蹺著二郎腿,一副自信的樣子;而反對者雙手抱胸,叉腿而言,大有不甘退讓之勢;騎牆者兼而有之,既有蹺腿而坐,又有雙手抱胸,此謂“袖手旁觀”。這時,如果有誰突然改變了姿勢,很有可能表明他改變了原來的立場。
在人們不能說或不想說但需要交流信息時往往用點頭、搖頭、聳肩和揮手來表示不同的想法,如點頭表示同意,搖頭表示反對,聳肩表示不知道,揮手表示歡迎或道別。在人們交際活動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們的言談舉止是不一樣的。如法國人的言談舉止是“法國式”的。英國人盤腿的方式和美國人大相徑庭。在西方,雙方甚至男女在公共場合擁抱不足為奇。但是在中國,男女在公共場合下擁抱則不多見。這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差別。在人際交往活動中,人們的交際行動是千姿百態的,據有關學者研究結果表明,在與異性交往的行為中,一般可以歸為三種類型。這三種類型分別是:柏拉圖型、豬八戒型、關雲長型。
柏拉圖類型的人,通常被人稱之為內秀型。這種類型的人敏感、聰明、靦腆、害羞,常常給人一種清高的感覺,有時顯得很傲慢。這種人具有詩人氣質,在同異性的交往中,總是把對方理想化,熱衷于同對方的精神交流,認為自己與對方的關系,猶如聖潔的彼岸一樣純潔、高尚、甜美。他們善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喜歡風花雪月式的約會,他們的感情細膩,如抒情的夜曲一樣。但是,這種柏拉圖式的精神境界,往往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因此這種類型的人又常常有孤獨感,時常自暴自棄、喪失信心,感到自己在生活中軟弱無力、不能挺起。因此,感情往往陶醉于詩一般的幻想之中。
豬八戒類型的人,往往和豬八戒一樣性情急躁。對異性的態度往往是明朗、直爽。遇到意中之人,便主動發起進攻、直抒心曲,刻不容緩。他們的性格就是這樣快人快口,一眼相中,大舉進攻,決不悶在心中。但是這種人來得快,也去得快,熱得快也冷得快。朝秦暮楚乃是他們天性中固有的成分。有時,給人的感覺是,這類人並不太專一,對人缺乏真正的持久的尊重。可靠或溫暖的時間往往是短暫的。但這種人精力充沛,善于交際,辦事較快。點火速度快,一股熱情之後,另一股熱情隨即又燒起來。
關雲長類型的人,並不總是十分聰明,腦子也不總是很靈活。但是,這種人最註重情感,一旦認定,終生決不反悔,感情專一,忠貞不二。這種類型的人不論對同性、對異性都不輕浮,決不以相取人,雖然他們也註重外在的一些形式,但註重形式的目的,是在于他們認為舉止持重、端庄大方的外在形象與內在的心靈是相互統一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這樣的人。這種類型的人,不大善于主動進攻,往往含而不露,給人以熱而不燙、冷而不涼的感覺。總之,他們在一言一行之中,都是有分寸的,決不會輕越雷池一步。這種類型的人尊重長輩,遵守諾言,有時也能遵守他們認為值得遵守的秩序。他們往往對外界的刺激不敏感,能夠處之泰然。但在遇到大事之時,陣腳也會紊亂一番,不大善于明辨是非。因此,這種類型的人,可以沖鋒陷陣,持封疆大吏之雄風,但不宜為一鄉之長,一國之君。在與異性的關系上,他們也不會亂拋忠誠。在女性方面,這類人也是一樣,往往被認為是有高貴氣質的女性,她們也不會輕許芳心。

2.用人的九種“心訣”
人們常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不知心,就是缺乏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溝通,最基本的是思想通暢。有詩曰:“應須一曲千回首,西去論心有幾人?”講的“論心”,用現代人的話說,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交心,肝膽相照,開誠布公。倘若隻有交友之心,而無“論心”之意,對人“隻說三分話”,不願“全拋一片心”,那就無法獲得思想的溝通與了解。
思想溝通,須以情為基礎。心靈的共鳴,離不開感情的撞擊;思想的溝通,又需借助友愛做媒介。人情,人情,凡人皆有情。雙方有了感情,思想溝通就如同施放了“催化劑”,能加速共識的形成。
思想溝通,又離不開人與人的理解。
理解是走向思想深處的活動。倘若在交際中要得到思想的溝通,就應竭力使自己在情感上去“感覺”對方的心態、情感、苦衷。否則,沒有理解就缺乏和諧,就缺乏融洽。
人生在世,誰不渴盼友誼,而友誼的建立則要靠心靈的豁達。人應該開闢那通往我、通往你、通往他的心渠,讓心田的清泉涓涓流淌,源遠流長。

(1)知人知面要知心
知人知面要知心,這是識人學上的一個基本定律。隻有在不僅知人知面而且知心的情況下,才能決定是否起用或重用其人。歸結古今中外識人用人的經驗和教訓,具有下列心態的有才者,應當得到重用。
①具備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有一個小男孩,因為是三代單傳,所以父親對他非常嬌慣。十來歲了,頭的後邊仍扎著小發辮。好奇的同輩總是取樂于這個“小發辮”,摸摸拽拽,出其不意地向他襲擊。與其說是取樂于他,還不如說是在羞辱他。甚至還有用小石塊之類的東西投擲他,有時竟將其頭部打起了血泡。小對手,開始是一個、二個,接著是三四個,後來竟發展到八九個,弄得“小發辮”很傷腦筋,但也毫無辦法,隻好逆來順受。在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小發辮”又一次遭到了七個小對手的襲擊。“小發辮”不像以前那樣見到此景拔腿就跑,而是站立不動,待第一個挑釁者到達他跟前時,他鼓足勇氣,上去就是一拳,將對手打翻在地,其餘六個見勢不妙,便一個個溜走了。從此,再沒有人取樂、羞辱他了。他站起來了。“小發辮”由被動變為主動,是他的心理狀態由消級轉向積極的直接結果。由此可以看出,對于一個人來說,具備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是多麽的重要!
人有一個積極的心理狀態,遇到同事進步,會覺得自己又多一個學習的榜樣;遇到同事失誤,會產生同情、自責和幫助的心理;面對平凡的工作,也能產生極大的樂趣,覺得天地廣闊,大有作為,如此等等。這種人腳下的路往往是寬闊的,辦事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同時,這種人的人緣關系也是很好的,同其上司也最能保持一致。
②對工作盡心盡力。領導者工作上的高效率,是以部屬工作上的盡心盡力為基礎的,離開了這個基礎,任何天才都不可能成功。當然,看其部屬是否盡心盡力也是有尺度的。經驗證明:凡是盡心盡力的部屬,工作上首先都會有一個切實可行的計畫和實施計畫的具體方案;知道應該讓上司在什麽時候,在什麽問題上出面支持自己,而不是事無巨細地陷上司于事務圈子;提交到上司面前的困難,不僅進行了中肯的分析,而且還有克服困難的可供選擇的實施方案;敢于在上司即將出現失誤的時候,據理力爭,做事有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韌勁;從不隨大流,更不做那些花裏胡哨的表面文章;當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會無條件地去服從集體的利益……這種人是螺絲釘,擰在哪裏就會在哪裏發揮作用;是老黃牛,隻知奉獻,不講索取;是大海岸上的岩石,能經受住巨浪的襲擊;是高山岩石之松,能夠經得起風寒;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
③具有適度的自尊心。自尊心人皆有之,但在不同的個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度”則各不相同。過弱則表現為自卑,老是覺得不如別人,這也辦不到,那也不可能,消極悲觀,事無所成;過強則表現為高傲,總覺得高人一等,缺乏自知之明。這種人的虛榮心、權力欲極強,固執己見、爭強好勝是其重要特點。實際上,他們是大事辦不來,小事不願做,人際關系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處理,到一處亂一處,是不受歡迎的人。自尊心過弱但心裏內含著謙虛,隻是謙虛過了頭,達到了自卑。同樣,過強的自尊心也內含著自信,隻是自信過了頭,達到了高傲。適度的自尊心,表現出了謙虛和自信的有機結合,是對上述二者的揚棄。有才幹的部屬,加上適度的自尊心,他們幹起事來必定是左右逢源,如虎添翼,成功是把握之中的事。
④不搞陰謀活動。陰謀活動之所以冠以“陰”字,就在于它明暗不一,表裏不一,現象和本質不一。一般來說,搞陰謀活動的人對自己所要表現出來的行為都是考慮再三的,並且是經過偽裝的。盡管搞陰謀的人狡猾,但也不是不可將其識別的。就因為他們有幾個“不一”,況且他們的活動還是在一定的人群中進行的,這就給人們提供了識別他們的條件。搞陰謀的人之所以要去搞陰謀,是因為他們對他們個人或小團體利益有著較強的追求欲望。可以說,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發展與膨脹是陰謀活動的根源。搞自由主義、個人主義,一旦目的達不到,就有可能產生搞陰謀的動機。開始可能是搞些小陰謀,偶爾搞陰謀,繼而是大陰謀,經常搞陰謀。陰謀敗露,就可能會跳將出來,搞公開對抗。所以,他們是埋在團體中或領導者身邊的定時炸彈,一旦發作,就要造成很大的危害。身處領導崗位的人,對此應保持高度的警惕才是,決不能重用那些搞陰謀活動的人。
⑤有一個寬廣的胸懷。一般來說,凡是心胸寬廣的人,與家人相處,則家人和睦,老少歡樂;與同事相處,則能將心比心,友好如兄弟;與下屬相處,則富有愛人之心,上下一致;與上司相處,則善于理解上司苦衷,能夠忍辱負重。一句話,人際關系可以保持最佳狀態。這種人不會被“好話”所迷,也不會被“壞話”所怒,能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這種人自身新陳代謝的節拍能與大自然的運行規律相吻合,很少會被疾病所困擾,可以保持一個健康的體魄。可以這樣說,寬廣的胸懷是萬福之源。
辨別一個人的胸懷是否寬廣,內容也很廣泛,主要是看他們是否具有嫉妒心,是否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是否經常地誤會別人。一個人如果和別人相處時,很能理解別人,常能為別人著想,也能抱吃虧態度,那就可斷定這個人的胸懷是寬廣的。否則,是狹隘的。

(2)不可出于私心
心公則平,其心如秤,不偏輕重,則能公平衡德量才,實事求是地評估人,為用人提供正確的根據。如此則能用得其人,有利于事業。如心私則偏,就會顛倒賢佞,以賢為佞,以佞為賢,不可能正確評估人,將為用人提供錯誤的根據,結黨營私者往往如此,故用不得其人,有害于事業。
李淵代隋建立唐王朝後,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李元吉為齊王,各設王府,可任官,擁有將兵。“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李元吉被殺,李世民被封為太子。同年受父李淵禪位即帝位,是為唐太宗。這時,如何對待有功之臣和原來的敵對勢力,尤其是前東宮及齊王府的文臣武將,這是唐太宗面臨的重要問題。當然,在李世民南征北戰以及“玄武門之變”中,追隨他的原秦府官兵功勞最大,如私于黨,隻提拔任用原秦府的人員,排擠一切敵對勢力的人員,則必將樹敵而不能更好地鞏固新的政權,這當然不為英明之主唐太宗所採納。而“至公”,即“平恕無私”對待三府人員,如他所說:“用人但問堪否,豈以新故異情?”唐太宗除了重用秦府舊人如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尉遲敬德、宇文士及、程知節、秦叔寶、屈突通等人外,對于原東宮的魏征、王矽等人也不咎既往而用之。總之,對于原有人員,不論親疏、恩仇,凡有才能的都量才任用。而原秦府沒有升官或還未安排的人員,則紛紛有怨言,有的甚至主張原秦府的士兵也要一律升為武官。“以天下為家”的唐太宗,對這種“用人唯親”而不視其才行的觀點當然反對,他說:“唯有才行是任,豈以新舊為差?”
唐太宗跟古代一般皇帝不同的是他有“至公”思想,即“以天下為家”,這個家不是說天下是他一家的,而是說這個“家”包括天下的百姓,他和百官的衣食出于百姓,是靠百姓來供給的。所以,唐太宗知人善任的原則是“朕以天下為家,不能私于一物,唯有才行是任,豈以新舊為差?”
《國語·晉語五》記載:趙宣子向晉國國君靈公推薦韓厥為司馬。河曲之役,趙宣子使人用他乘的車子沖犯軍陣的行列,韓厥逮捕駕車的車夫,按軍法將之殺了。眾人議論說:“韓厥必不沒矣。其主朝升之,而暮戮其車,其誰安之!”趙宣子如見韓厥,以禮相待,表示對他的敬意,說:“吾聞事君者比而不黨。夫周以舉義,比也;舉以其私,黨也;夫軍事無犯,犯而不隱,義也。吾言女(汝)于君,懼女不能也。舉而不能,黨孰不焉!事君而黨,吾何以從政?故吾以是觀女。女勉之。苟從是行也,臨長晉國者,非女其誰?”趙宣子告知晉國各大夫說:“二三子可以賀我矣,吾舉厥也而中,吾乃知免于罪矣。”
趙宣子,即趙盾,任晉國正卿,晉靈公時執掌朝政。秦伐晉,兩軍在河曲列陣對峙。趙宣子推舉韓厥任掌管軍官的司馬。趙宣子為考驗韓厥能否公正地執行軍法,便指使車夫駕他坐的車沖犯軍陣的行列,韓厥雖明知是趙宣子的車,也按照軍法將車夫殺了。這引起眾人議論紛紛,認為早上韓厥被趙宣子推薦而韓厥晚間卻殺其車夫,誰能放心用這樣的人,韓厥一定不得好死。可是,趙宣子卻與眾人的看法不同,他認為軍陣是不能沖犯的,他的車夫沖犯而韓厥不為他隱瞞,按照軍法處理,這樣做是很對的。所以他召見韓厥對他表示敬意,勉勵他如以後都能這樣行事,統率晉國三軍的長官非他莫屬了。事實說明:趙宣子推薦韓厥是出于公心,韓厥也不是趙宣子的私黨,即“比而不黨”。趙宣子推薦韓厥後,老是怕推薦錯人,那將是一種罪過,現在他放心了,慶幸自己推薦得人,要各大夫向他祝賀。後來,果如他所料,韓厥升任晉國的統帥。
識人莫私心,就是在識人的問題上必須根除個人主義。
不過,個人主義盡管同每個人都可能有緣,但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社會環境和不同身份的人身上其表現是不盡相同的。封建王朝的皇帝將“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視為當然,這是個人主義的表現。資產階級敲骨吸髓地剝削,慘無人道地掠奪也是個人主義的表現。革命戰爭年代,個人主義者貪生怕死,悲觀頹唐,而和平建設年代,個人主義者卻突出表現為爭名逐利,甚至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身居高位的個人主義者一般是在冠冕堂皇的幌子下謀取一己私利,而位居下層的個人主義者往往直言不諱,絕不忸怩作態吞吞吐吐。
單就領導集體而論,其中的個人主義表現不僅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而且較之普通的人也有其特殊性。歸納現階段領導集體中的個人主義的特殊表現,大致可有以下幾種:
在一些人事問題決定之後,失意者常常會向有關人員詢問內幕情況,想知道個所以然。面對詢問者,個人主義者常常會這樣回答:“這是××定的事。”“你的情況我可以再反映反映”“我沒有盡到責任呀”“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主要領導不了解你呀”“你不能太老實了呀”同情憐憫之色溢于言表,雖于事無補,卻收一箭雙雕之效,既贏得了失意者的好感,又將其怨恨引向了他人,製造了他人之間的矛盾。對得意者,個人主義者卻又是一種姿態,什麽“我祝賀你呀”,“你得請客呀”,“我了解你呀”,“我已盡了我的義務呀”等等,儼然一副賜福于人的模樣,旨在喚起得意者對自己的好感,使其感激涕零結草以報。這是第一種。
在成績面前看不到合力因素的效力,卻片面誇大個人的作用。什麽上級的領導,同事的支持,部屬的努力,友人的協助等等,全都成了子虛烏有,唯獨剩下一個“我”字。倘若分管的工作出現了失誤,則對不起,一怨上級決策失誤,二怨同事不合作,三怨部屬貭素太低,四怨環境惡劣,上推下卸,怨天恨地。總之全是別人的不是,自己沒有半點責任,貪功諉過,文過飾非。這是第二種。
同事的工作取得了成績,不以為喜,反而求全責備,雞毛蒜皮一二三四,雞蛋裏也要挑出骨頭來。倘實在無懈可擊,則冷嘲熱諷,翻白眼,總想給人以難堪。當同事的工作出現波折,受到外來責難時,或隔岸觀火,幸災樂禍;或見風使舵,充事後諸葛。更有甚者,推波助瀾,落井下石,把同事推向孤立無援的懸崖。至于同事究竟做得正確與否,自己從來不願認真考慮。這是第三種。
在領導班子會議上,總是片面強調自己意見的正確和重要。一旦被採納,就會飄飄然而不可一世,或揚揚自得而將尾巴翹起;一旦被否決,就消極應付集體通過的決議,或明或暗地搞非組織活動,甚至將自己的意見向外界滲透,以期尋找支持者,製造領導集體的分裂。這是第四種。
缺乏公僕意識,權力欲極強,總想操縱別人,左右情勢,為此搞宗派拉山頭,招降納叛,結黨營私,作為支撐自己統治,與同事分庭抗禮的一己力量和向組織討價還價的資本。在使用幹部的問題上,往往以感情代替政策,凡順我者,不論阿貓阿狗,統統予以重用;凡與自己意見相左,或竟然敢于揭斥自己缺點錯誤者,則行排擠、打擊、百般刁難之能事。這是第五種。
民眾要求前進時,自己前怕狼後怕虎,畏縮不前;民眾要求立即剎車時,自己反而一意孤行。搞形式、圖排場,為了騙取上級信任,不惜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他們從來不考慮民眾的實際需要,切身利益,而是個人面子第一,保個人烏紗第一,忘記了自己的權力是人民給的,忘記了自己應該是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這是第六種。
居正職者,是權皆攬,即使芝麻小事,也必須自己表態方可算數,二三副職形同虛設,事前不開會研究,事後不通報告知。副職稍有微詞,便以“配合不好,無法工作”為由,要挾上級,將其趕走。任副職者,擅權越位,處處同正職為難,需要請示的事情不請示,需要匯報的東西不匯報,視正職為傀儡;或事無巨細統統稟報正職而後行,表面溫馴恭順,實則陷正職于被動。這是第七種。
中遊思想,得過且過,無意改革開拓,隻求隨上大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原則面前不敢理直氣壯地堅持;錯誤面前不敢旗幟鮮明地抵製;維持人的好事爭先恐後,得罪人的事能溜則溜。主持一個單位,腳踩西瓜皮,兩手兩把泥,能滑則滑,能泥則泥。隻要單位表面一團和氣,哪管有無政績?這是第八種。
情緒極不穩定,當個人的欲望得到暫時滿足時,則工作積極,幹勁十足,真的能頂上一陣子;當個人利益受到損傷或所謀取的私利受挫時,則消極怠工,牢騷滿腹,甚至泄私憤,撂挑子,要挾組織。這是第九種。
利用自己掌管的人、財、物,為自己謀私利,甚至搞權錢交易,索賄受賄。隻要能塞滿自己的腰包,哪管百姓死與活?什麽黨性原則,什麽人格、國格,統統被置于九霄雲外。或者,隻註意本單位的局部利益,不註意整體利益。表面上不是為自己,實際上是一種放大了的個人主義。這是第十種。
個人主義的表現盡管五花八門,千差萬別,但究其實質,都是從一己私利出發,其核心都是“私”字作祟。從歷史淵源看,雖然經歷了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但萬變不離其宗,私字卻始終貫穿其中。就階級屬性而論,個人主義一產生,就打上了剝削階級深深的烙印,被各種剝削階級所推崇。
領導者的個人主義表現極其有害。它是烈性腐蝕劑,無時無刻不在腐蝕領導者的靈魂,瓦解著集體的鬥志,影響著集體的團結,甚至直接導致領導班子的裂變;它是高效隔離層,隔離了同人民的密切聯系,離間著黨和人民的血肉關系,人為地製造出幹群之間的種種矛盾。流傳下去,害人害己,禍民禍國。
在這裏需要說明的是,個人主義的特殊表現僅僅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的領導者身上有所表現,絕大多數的領導者是對人民負責的。即使那些已經沾染了個人主義惡習的少數領導者,其中多數也是可以通過學習和世界觀的改造去掉這種惡習的。固執錯誤,堅持己見,帶著花崗岩頭腦去見上帝的人,肯定是有的。不過,這隻是極少數中的個別例子。

(3)識人莫偏心
識人莫偏心,心偏則難分好壞。
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間,歷代王朝都把天下作為一家之私產,其繼位都是從皇帝的嫡系中選擇,且一般以長子繼承,據說立幼廢長將起內訌,因此,長子繼承製大都為統治者所遵循,即使長子昏庸以致是白目、二流子,也非他莫屬。為了使後繼者能鞏固其統治地位,統治者採取了一切辦法和手段,為其繼位掃清前進路上的障礙。如有誰想染指,即使他是親人而有才能,也要除之而後快;盡管他沒有罪,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在中國古代,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冤死!古代號稱賢明的君主,也不能擺脫這種愚蠢的選擇,為了使自己的純正血統——親生兒子能登上王位,兒子雖昏庸無能,也非選他不可,至于他能否治國、安民,在所不顧,在傳人問題上,是如此不明,如此不知人!
中國歷代王朝,自開國君王之後,統治者大多昏庸無能,使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繼承製是造成這種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國志·蜀書·劉封傳》記載:劉封,原羅侯寇氏的兒子,長沙劉氏的外甥,劉備到荊州時因無嗣便養封為子。劉備取蜀,那時劉封已20餘歲,他有武藝,氣力過人,每戰必勝。蜀地平定後,劉封被任為副軍中郎將。劉備任蜀降將孟達為宜都太守,命他率兵攻上庸,又恐達難獨任,便派劉封去統領達軍。上庸太守申耽投降,劉備仍讓他任上庸太守,任其弟申儀為西城太守,升任劉封為副軍將軍。關羽圍攻樊城、襄陽,要求劉封、孟達率兵來助,劉封、孟達以山郡初附,人心未定,難以出兵為辭。關羽敗死,孟達害怕劉備加罪,又與劉封有矛盾,便降魏。申耽、申儀叛變,劉封逃回成都。劉備斥責劉封侵陵孟達,又不救關羽。諸葛亮因劉封剛猛,恐“易世之後終難製御”,勸劉備因此除之。于是,劉備賜劉封死,令他自殺。劉封臨死前後悔說:“恨不聽孟達之言!”
劉封雖有過,但不致有死罪,劉備殺劉封實是為阿鬥繼位掃清道路。這是因為劉封剛猛,而阿鬥昏庸,阿鬥繼位,“難製御”劉封,這便是劉封被殺的原因。劉備是三國時的明主,諸葛亮是賢相,從正統思想出發,竟殺罪不應殺的人,這既是劉備的悲劇,也是封建製度的罪惡。
有何根據說劉封罪不應死?
一、不救關羽,雖可責備劉封,但即使去救也是無濟于事,而關羽敗死,劉備不能辭其咎。
關羽要求劉封相助時,呂蒙已襲荊州,關羽在曹、孫大軍夾擊下,加上呂蒙的攻心戰,軍心已瓦解,無心應戰;且孫權傾師出動,以獅子全力搏兔之勢追擊關羽,關羽已處于絕境,他的敗死是不可避免的。而劉封、孟達所領上庸之軍有限,前往相救也不可能挽回關羽的頹勢。
關羽的敗死,與劉備的失策有關。諸葛亮“隆中策”的戰略決策是:佔領荊益兩州,然後分兵兩路夾擊曹魏。可是,關羽率兵直向宛洛,圍樊城,水淹七軍,降于禁、擒殺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要遷都以避之,在此大好情勢面前,在益州的劉備既不率兵出秦川以取長安,也未見對關羽有所支援,始終是由關羽孤軍奮戰,一直到荊州被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劉備都安坐成都,毫無動靜,這殊令人費解!
如果說孫權派呂蒙襲荊州是出乎劉備意料之外,也說不通。因為孫權為索回荊州,不僅派人幾次交涉,且以武力相奪。如劉備得益州仍不交回荊州,孫權便派呂蒙襲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立即率兵五萬與之爭奪,但因這時曹操取漢中,劉備恐其取蜀,隻好向孫權求和,急忙率兵退回益州。孫權意在圖謀荊州,劉備心裏是明白的;荊州是處于曹孫夾攻之勢,劉備也是清楚的。關羽北伐是一件大事,勝敗有關蜀國的興衰;且孫權將會趁機從後襲取荊州也是意料之事,以關羽的軍力是難用“兩個拳頭出擊”的。劉備對關羽北伐始終袖手旁觀,不管出于什麽樣的原因,關羽的敗死,劉備應負主要的責任。
二、劉封、孟達之間的矛盾,劉封是有過失的,但孟達的叛變,劉備對他不信任是主要的外因。孟達原是劉璋的將領,歸劉備後是立功的。對于降將,如不信任則不應置于前線。任為宜都太守,令他獨當一面率軍攻上庸,後又派劉封統領其軍,這是劉備不信任孟達的具體表現,引起孟達的不安,加上不救關羽及與劉封不和,促使他下決心叛蜀降魏。當然,從內因來說,是因孟達是個反復小人。
三、劉封是員勇將,屢有戰功。劉備任漢中王後,任劉禪為太子,劉封未見有何怨言。孟達曾以利害勸說劉封叛蜀投魏,劉封不為所動。申耽、申儀勾結魏叛變,他力不能敵,而回成都,據他的表現,說明他是忠于蜀漢的。
劉備有“仁君”之稱,也以知人善用得譽于世,但為了鞏固兒子劉禪以後的統治地位,而不管兒子是個十足庸才,不擇手段冤殺英勇善戰的養子劉封。可見,一個人心私則暗,好壞不分。
識人有私心,晉武帝立傻子而逼死有賢名的親弟。晉武帝生有26個兒子,有8個兒子早死。長子2歲時死,次子司馬衷是個傻子,也許是立嗣立長的緣故,他不從眾子中選個精明的,卻立這個傻子為太子。這位司馬衷傻到什麽程度呢?據《晉書·惠帝紀》記載:
司馬衷聽到蝦蟆聲,問左右:“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有人答道:“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有一年,天下飢荒,百姓餓死,他說:“何不食肉粥?”
他就是這樣傻得令人發笑。他當太子,朝廷上下都知其不能理政事。武帝為了證明太子有才能,他對太子進行考試,不叫太子來,而是召集東宮的屬官,叫他們提出策問,然後派人將試題送到東宮讓太子對答。太子不可能對答,她的妻子賈妃是個很厲害的女人,當然心照不宣,便請人代答,由太子抄寫好後,送給武帝。武帝看了很高興,並給東宮屬官看,以顯示太子才能過人。盡管武帝弄虛作假,朝臣心裏是明白的。司空衛瑾想請武帝廢太子,但不敢明說,有一次在宴會後,衛瑾假醉,跪在武帝座前說:“臣欲有所啓。”武帝說:“公何言耶?”衛瑾想說幾次都說不出口,卻以手撫著武帝的寶座說:“此座可惜!”武帝悟其意,因裝糊塗說:“公真大醉耶?”衛瑾就不敢再說了。
在武帝晚年,朝臣內外見太子如此傻,都主張由武帝親弟司馬攸繼位。司馬攸是個什麽樣的人呢?
《晉書·齊王攸傳》記載:司馬攸和武帝都是司馬昭所生,因昭兄司馬師無子,以司馬攸為嗣。司馬攸少而聰慧,及長“清和平允,親賢好施,愛經籍,能屬文,善尺牘,為世所楷。才望出武帝之右。”其祖父司馬懿甚為器重。武帝代魏後,司馬攸被封為齊王,他協助武帝統軍治國撫民,甚得官民愛戴。中書監荀勖、侍中馮魷是以善于阿諛奉承武帝而得升官,司馬攸甚憎厭他倆為人。荀勖等因司馬攸得朝望,如由攸繼位,將禍及己,故趁機對武帝說:“陛下萬歲之後,太子不得立也。”武帝問:“何故?”荀勖說:“百僚內外皆歸心于齊王,太子焉得立乎!陛下,試詔齊王之國,必舉朝以為不可,則臣言有征矣。”馮魷也說:“陛下遣諸侯之國,成五等之製者,宜先從親始。親莫若齊王。”荀勖、馮魷二人的讒言,正合武帝意,于是便下詔令司馬攸到封國去。司馬攸知荀勖、馮魷讒諂,氣得生病。他因病不能到封國理事,便要求去守太後陵墓,武帝不許。武帝派御醫去診視,諸醫知其意,都說無病,因而耽誤了醫治。司馬攸病加劇,武帝仍下詔催他起程。司馬攸不能不入辭,司馬攸雖病,因素重儀容,強自打起精神朝拜,舉止如常。武帝更信其無病。司馬攸辭出,過了一夜,嘔血而死,時年三十六。
在立嗣上,封建統治者都是極端自私的,不管是賢愚,所立的都必須是自己最親的血緣,又因固執于立嗣立長的傳統,故使像司馬衷這樣的傻子繼位,而逼死有賢名為眾望所歸的親弟司馬攸。如果由司馬攸繼位,晉朝歷史將重寫。由于司馬衷繼位,他不能理朝政,權力由其皇後賈南風所操縱,她胡作非為,引起“八王之亂”,使中國大分裂達286年之久,由于武帝選傳人不當,當時給人民帶來的災禍是罄竹難書的。

(4)憑良心用人
常言道,不要昧著良心說話。辦事情,識人用人,總應憑著良心。
良心是包在人的精神世界裏最核心的靈魂,隱藏在這麽深的位置,現在竟有人把它取出來做交易。
華君武那幅插著“收購良心”廣告牌的漫畫,三輪車的裝載鬥裏還真裝滿了被收購來的良心呢!
看來買賣良心的人還不少。電視台、雜志社,把一些名人、美人“收購”去大做假廣告。出版商把一些作家“收購”去寫不堪入目的黃色作品,大量向社會傾銷。陷害忠良的,把壞人、惡人“收購”去做偽證。
人體好是成雙成對的,手有兩隻,腿有兩條,眼有兩個,耳有兩片,唯獨良心,有一個,要是把僅有的一顆良心給賣了,那還稱得上是人嗎?
按照傳統的說法,中國人的“良知”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四者皆為“心”。因此,朱熹說:“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情也。”(《朱子語類》卷五十三)這四種“心”又是仁、義、禮、智這四種“德”之所本。
惻隱之心,是“仁”之本,即“二人”之間的同情心的意思,因此可以說是中國式的人道主義的表現。所以說它是“中國式”的,因為這種“二人”之間的“心”仍然是互相以對方的“身”為關註對象。例如,孟子用來論證“人皆有惻隱之心”的例子是:凡人看見一個小孩子將落入井中,心中總會立時出現惻隱之心——因此,是對“肉體”消滅的不忍(這種“心”,全世界任何地方皆會有,可以說是人類的通性)。此外,中國人的這種“惻隱之心”還表現為:看見一個人“孤苦伶仃”(尤其是失去了依恃的老年人或孤兒),會感到可憐。因此是對不經由自己選擇而沒有了“二人”間照顧的人之不忍。這種“身體化”與“人情化”的人道主義是很局限的。
至于“羞惡之心”,作為一種世俗性的製約的功能就更為明顯。朱熹對孟子所謂的“羞惡之心”如此註解:“羞,恥己之不善也;惡,憎人之不善也。”所謂“恥”,即受到“人言可畏”的製約,而自己對人之“憎”,也是憎其“無恥”,因此,仍然是缺乏一種比世俗更高層次的人情製約。而所謂“不善”,也隻可能是越出了社會常軌的“不好”。“羞惡之心”是“義”之所本,而“義”就有“合宜”的意思,即去符合一渠道化了的社會義務,例如:君臣之義,父子之義,等等。
作為“禮”之根本的“辭讓之心”,就更明顯地是“二人”關系中處處以對方為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做人”方式。這種“禮”自然與渠道化了的人際關系——例如尊卑、長幼、親疏、內外——有關。
至于作為“智”之根本的“是非之心”,就是知道該與不該之“心”。這種該與不該也是由渠道化了的人情關系(即“名分”)決定的,所謂“是非”仍然是人情的是非,而不是指抽象的原則。例如,一個人受了“自己人”的照顧,而又去“吃裏扒外”,就是“是非不明”的“不該”。因此,這種“是非之心”又是很特殊化的。如果中國人越出了自己的小圈子去顧及“大義”,那就牽涉到“大是大非”的考慮了。然而,這仍然囿于自己對擴大了的人情磁場的“心”,因此依然是感情化的。事實上,在中國人之間,這種對是非之“知”,往往是指是否“感”到別人對自己的好壞,如果別人對自己“好”,而自己這一方連好壞也察覺不出的話,就變成了“沒有良心”。例如,如果一個女的對男的有“心”,甚至還以照顧男方身體的方式去表露,男方不能做到“以心換心”,有時也可能會遭到“你這個人沒有良心”的譴責,而與是非有關的“對”與“不對”,又總有在“二人”關系中,自己這一方是否“對得起”對方的意象。

(5)不能以嫉妒心用人
識人莫有嫉妒之心,這是因為人才的競爭不容嫉妒伴行。競爭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追趕式的競爭,另一是拽拉式的競爭。這兩種競爭運作形態、運作方向是不一樣的。追趕式的競爭,表現為“你行我比你更行”,它通過奮鬥去超越別人;拽拉式的競爭,表現為“你行我不讓你行”,它通過拆台來搞垮別人。
有人說,外國人之間的競爭是你行我比你更行,中國人之間的競爭是你行我不讓你行。對前者,我沒專門考證,但對後者我大有感慨。你一旦生富,他就眼紅,妒火中燒;你有了才華和成績,他就在那兒說風涼話、潑冷水;你要被提拔任用,他就站出來橫加指責,甚至造謠中傷。這樣使得競爭者每前進一步,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步履維艱。
有些人為什麽在競爭中,要互相拆台,“不讓你行”呢?恐怕源于嫉妒的幽靈作祟。
成為卑下心靈的奴隸,並且備受其折磨是因為嫉妒。
嫉妒不僅使別人痛苦,而且使個人煩惱。
嫉妒心重的人,對自己的心身十分有害。它很容易引起頭痛、高血壓、胃痛、心髒病等。因嫉妒患心髒病而死亡的,觀察統計佔患者的40%。
嫉妒往往會毀掉自己的前程和家庭。年輕有為的周瑜因嫉妒諸葛孔明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晉代劉伯玉妻子故氏因聽到他稱贊曹植的《洛神賦》所寫洛神的美麗後投水自殺;奧塞羅的嫉妒使他發瘋地殺了他的愛妻戴芬莫娜。
嫉妒如同心靈上的腫瘤,若你不嚴加防範,一旦染上了它,那就隻有自尋煩惱,真是受不盡的折磨,生不完的悶氣。
嫉妒是與生俱來的,隻要不離群生活,就有嫉妒存在。
對待嫉妒,各有各的態度。有人主張,盡量表現出若無其事。對此,這裏我也開出一方:養德修性。
使人嫉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代人越來越喜歡比較。比較往往導致兩種走向。
一種走向,通過比較,陷入嫉妒的泥潭。因為培根說過:“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絕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即使對別人的身材、風度、穿著嫉妒,也少不了“不舒服”的感覺。
另一種走向,通過比較,又會減弱嫉妒這一惡德。嫉妒並不意味著良心的泯滅。在德行高尚的人面前,有嫉妒心的人,常常受到良心的譴責而內疚。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一物降一物。人若想擺脫他人的嫉妒,那就別忘了培根“德愈增則受人嫉妒之機會愈減”的格言,下工夫修煉出良好的品德。超越別人貴在超越自己。
“超越”是競爭結果的集中體現。
在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中,我們總想超越別人,總想出人頭地。
“超越”別人是人的內在動力。沒有超越的意識,就不會有進步,就不會有發展,也就不會有成功。
然而,要超越別人,首先要超越自己。
超越自己,就必須克服嫉妒的心理,抵製外界的種種誘惑。
因為不戰勝自己的嫉妒之心,就可能怨天尤人,做出傷天害理的事,那麽你永遠甭想超越別人。
所以,超越別人貴在超越自己的嫉妒心理!
超越自己的嫉妒心理,又重在沖破自私的束縛。人的悲劇就在于常常做自我的奴隸。憎恨別人,卻寬容自己;指責社會陰暗,卻回避自己的道義。人沒有對自私的真正解脫,那就不可能走出自我。
妒忌是人的一種通病。
妒忌有種種起因:自發,自覺,惡意。見人有突出的成就,自己望塵莫及,由羨慕而產生妒忌,這是自發的妒忌;因別人成就超越自己,但不服氣,有意貶低之,這是自覺的妒忌;如是恐人超己,或已超己,怕取己位而代之,而加以毀謗,這是惡意的妒忌。
不論何種妒忌,都是嫉賢妒才的具體表現,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產生妒忌的人,是因其人自私、無能、胸懷狹窄,見人超己,便自覺不自覺地產生妒忌,其甚者就加以毀謗,以致讒害。這不僅不利于人才的發展,且將阻塞賢才之路,甚至扼殺人才。
歷史上,不少人才被打擊,排擠,以致被殺害,不正是嫉賢妒才的思想在作怪嗎?
費無極是楚國大夫,此人嫉賢妒才,凡受重用的人都要千方百計除掉。因其心險而巧,被害者受其害而不知。
《左傳·昭公十五年》記載:楚王寵信朝吳,把他安排在蔡國加任重職。費無極妒忌之,想除掉朝吳,他對朝吳說:“王惟信子,故處子于蔡。子亦長矣,而在下位,辱。必求之,君助子請。”又對位在朝吳之上的人說:“王惟信吳,故處諸蔡,二三子莫之如也。而在其上,不亦難乎?弗圖,必及于難。”夏天,蔡國人趕走了朝吳。朝吳逃亡到鄭國。楚王大怒說:“餘惟信吳,故置諸蔡。且微(無)吳,吾不及此。女(汝)何故去之?”無極答道:“臣豈不欲吳?然而前知其人為之異也。吳在蔡,蔡必速飛。去吳,所以剪其翼也。”
費無極此人確是心險而巧,他先對朝吳說,吳雖得楚王信任,但地位低下,這是一種恥辱,鼓動他伸手要官,實是以此說明朝吳因地位低而不滿,為他毀謗朝吳有“異心”找根據。繼而挑動官位比朝吳高的人與朝吳的關系,說他們地位比吳高,而王信吳,他們是難安于其位的。如不早圖,“必及于難”。正是在這人的煽動下,夏天,蔡國人趕走了朝吳。當楚王責備無極時,他說朝吳有異心,有才能的朝吳在蔡國,蔡國一定能起飛,去掉朝吳,這就是剪除蔡國的翅膀。無極是妒忌朝吳而把他趕出蔡國,還說是為楚國打算,楚王雖寵信朝吳,也無可奈何了。
費無極也因妒忌郄宛而設計除掉之,其手段更毒辣,且殺人不見血。《韓非子·內儲說下》記載:郄宛新事楚令尹(宰相),令尹甚愛之。費無極妒忌郄宛,便設計害他。費無極對令尹說:“君愛宛甚,何不一為酒其家?”令尹說:“善。”因通知郄宛在他家擺酒。無極又對宛說:“令尹傲而好兵,子必謹敬,先亟陳兵堂下及門庭。”宛照做了。令尹一到,看到堂上、門庭都站滿手拿刀槍的兵士,大驚說:“此何也?”無極說:“君殆(危),去之!事未可知也。”令尹大怒,立即回去,派兵來捉郄宛,將他殺了。
費無極此人,可說是險詐到了極點,一方面使令尹叫郄宛在家擺酒,一方面說令尹“好兵”,要郄宛陳兵于堂下及門庭,使令尹一見就誤會是郄宛要殺害他,費無極說危險極了,要令尹快走。郄宛還來不及申辯,而令尹一氣之下就派兵來將他擒殺了。郄宛死得冤枉,而令尹還在夢中,隻有費無極心中明白,奸笑不止,他輕易地除掉了他妒忌的人。
王國寶初任東晉尚書郎,因其堂妹是會稽王道子妃,便巴結道子。及晉孝武帝即位,道子輔政,國寶入補侍中,升中書令、中領軍,與道子權傾內外。國寶無士操行,善阿諛奉承,故得孝武帝寵信。國寶對凡與己不和或才高于己的,就加以讒毀。他阻撓孝武帝會見名士王殉,其計之巧,確是別出心裁。這事見《晉書》其本傳,《世說新語》也有記載。
孝武帝時,王國寶和王雅都得寵信,孝武帝嗜酒如命,常常酩酊大醉,以致清醒時少。某天晚上,孝武與王國寶和王雅一起飲酒,王雅推薦名士王殉,孝武叫人去召王殉,王殉已經到了門外,已聽到了門卒的稟報聲。國寶自知才在殉下,恐怕孝武對自己的寵愛被王殉所奪,因見孝武臉上已有酒紅,便說:“王殉古今名流,不可以酒色見,自可別召見也。”孝武同意他的意見,認為這是國寶忠于自己,于是,就傳令不見王殉了。
國寶不僅妒忌王殉,甚至對他的舅父範寧也加以讒陷。範寧任中書郎,為人儒雅方正,深惡國寶為人佞詐,曾勸孝武罷免他。國寶通過道子讒陷範寧,將之調出外任。孝武帝死,其傻兒子晉安帝繼位,一切由道子、國寶擺布,任意胡為,政治日益腐敗。國寶貪污腐化,聚斂無數,侍妾上百,珍寶滿庫。王恭等人因惡道子、國寶亂政,以討國寶為名,起兵進逼建康。道子便委罪國寶,將之付廷尉,賜死。
在領導者隊伍中,有這麽一種人,他們總是在希望著自己升遷,同時又嫉妒乃至採取行動反對別人升遷。有此心理狀態的領導者,我們就說他患上了“領導者綜合征”。“綜合征”者,集多種疾病于一身也。“領導者綜合征”即領導者的多種毛病,通過一種“病症”表現出來,這裏說的是“妒忌”。
妒忌之心,人皆有之,隻是程度不同而已。怕人職位超過自己,妒忌之;怕別人的日子比自己過得好,妒忌之。不過,這不算是什麽壞事。我們可以利用它,從而引出競爭。你一天幹三件事,我一天要幹它四件;你夜以繼日,我可通宵達旦。如此競爭,舉國上下豈不欣欣向榮!所以,人有點妒忌之心並非全是壞事。
我們主張在妒忌之中引出競爭,但不主張引出嫉恨。如果嫉賢妒能,並由此產生了嫉恨心理,進而想方設法阻撓別人的發展,更有甚者再千方百計地扼殺別人,那就大錯特錯了。這樣下去,勢必爾虞我詐,由此引起混亂和黑暗。所以,作為一個領導者要限製自己的“妒忌”之心,以保持自己健康的“競爭”心理。大家都這樣做了,已經患上“領導者綜合征”的就可以使症狀減輕以至于得到消除,沒有患上的就可以得到預防了。

(6)交心用人
識人貴在知心,知心須要交心。同志之間有什麽隔閡需要疏通,有什麽誤會需要消除,有什麽問題需要解決,往往採取談心交心的方法。飯後工餘,找上要談的同志,或摩肩漫步娓娓而談,或花前柳下促膝暢談,或同坐鬥室邊飲茶邊聊天,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通過真誠的交談,使彼此之間的一切隔閡、誤會、疙瘩、意見煙消雲散,使同志之間的革命友誼更加牢固,這實在是一樁大好事。
識人知心要交心,首先,談心要誠心。誠心,就是誠懇之心,誠實之心。其次,談心要交心。俗話說:“拋磚可引玉,談心先交心。”要談心,自己就要首先向人家交心,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加掩飾,不打折扣,更不避重就輕,爭功諉過。其三,談心要虛心。隻要虛懷若谷,抱著認真聽取意見的態度去談心,人家才會和你談。其四,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心心相印。
謝覺哉同志在一首詩裏說:“行經萬裏身猶健,歷盡千艱膽未寒。可有塵瑕須拂拭,敞開心扉給人看。”品味起來這末一句話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心扉一敞開,黑的紅的,五花八門,全都赤裸裸地暴露出來,倘不是“一個純粹的人”,倘不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沒有這番勇氣的。
所以,生活中便流傳著另外一些話,什麽“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衣”呀,“與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呀,等等。說來說去,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扉”遮蓋起來,無論說話辦事,都留它一手,不要全部暴露。
這是兩種處世態度,也是兩種思想方法。
公平而論,“未可全拋一片心”,不能說毫無一點道理,問題是要看什麽時候,對什麽人而言。在人情如紙、爾虞我詐的舊社會,魑魅橫行,好人受氣,你能把心敞給壓迫者、剝削者嗎?“四人幫”橫行時,他們的嘍啰爪牙唯恐打小報告找不到材料,什麽“摸底”呀,“排隊”呀,到處搞“火力偵察”,你如對他“敞開心扉”,他還不把你的話無限上綱,往死裏整你?還有一些交往不深、不知底細的人,甚至來路不明、形跡可疑的人,你能對他毫不保留嗎?所以說,對有的人,在有的情況下,就不能全拋一片心,否則,就要吃虧上當了。
然而,對自己的革命同志,是應“敞開心扉”的。要大膽暴露思想,心裏有什麽,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竹筒倒豆子,幹凈又徹底。完全不必躲躲閃閃,吞吞吐吐,猶猶豫豫,遮遮掩掩。快人快語痛快事,不做心口不一的人。在這方面,彭德懷同志的確是好榜樣,他對“大躍進”等一套“左”的做法有意見,就直言不諱,當眾公然提出;為了引起重視,進而上書言事;而當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和錯誤處理後,也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直至他患了危重病症,還要去提意見。他表裏如一,言行如一,始終如一,保持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正氣和坦蕩胸懷。周恩來同志也從不隱瞞自己的思想,他平時講話,總愛講自己歷史上犯過的錯誤,並且說:“如果我寫書,我就寫我犯過的錯誤”,以便“讓活著的人都能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他們敞開的心扉,像明澈透亮的水晶石,是那樣明晰,那樣光芒四射,容不得任何雜質,也必將照亮他們周圍的人。
“敞開心扉給人看”,就要主動地與同志交流思想。有不痛快的事,有想不通的地方,有什麽困難,有什麽問題,有什麽意見和要求,就毫無顧慮、毫無保留地向組織和同志談出來,以求得組織和同志的了解、批評和幫助。在談這些困難、問題、意見和要求時,不怕醜,不怕羞,不要愛面子,不要打埋伏。對別人有什麽看法,有什麽不滿,有什麽批評和建議,也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不可在同志之間耍心眼,搞戒備,設城府。自己以赤子之心對待同志,別人也才能以真誠之心對待自己。

(7)識人要有愛心
識人要有愛心,就是要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那些真才實學的人,及時發現,及時使用,避免埋沒了人才。
優秀的領導人才是所在團體振興和再振興的保證,這種領導人大都對人真誠,遇事不慌有主見,堅忍不拔有毅力,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把他們嚇倒,這種人對于他們的上司是沒事不登門,小事不打擾,總想給上司多留一點時間,以便讓上司能有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全局的事宜;對于他們的下屬是不拉勢力,不許諾言,給的是實實在在的信任、支持和鼓勵,他們的人品決定他們敢于批評下屬中的不正之風,也敢于同上司爭論。有人說這是優點,也有人說這是缺點。優點也好,缺點也罷,反正這種人是不會跟人套近乎的。他們的信條是:以誠為本,不卑不亢,君子之交淡如水。
對于這種人才,上司往往不會首先發現他們。因為他們不會首先進到上司的視野,因為他們不會是活躍分子。大概就是這個原因,世界著名的管理家、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前任總裁史洛安先生說道:“凡是我第一念就想到的人選大都不是最適當的人選。”不過,此種人才一旦被上司所發現,一般都會很快地被列為提拔的名單,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到了這一步,“人才”能否被起用還是個問號。此時如果有人覺得臨近于自己的機會可能落到別人之手的時候,那麽他就有可能去打這個“人才”的主意,使其遭受意想不到的和莫名其妙的挑戰。“人才”得到的若是“小報告”、“黑材料”之類的挑戰而又沒有察覺或是對此不屑一顧的話,那麽他的上司對這些“小報告”、“黑材料”的內容就有可能持既不肯定也不否定的態度,從而放棄或者暫時放棄已經形成的念頭,把“人才”擱置起來,“看一段再說”。迎面而來的機會,對于人們來說可能多次出現,也可能隻有一次。真金不怕火煉。經過一個階段之後,當上司覺得那還真是一個人才時,恐怕這個人才的“最佳適用期”已經過去了。這不就是一種最大的資源浪費嗎?退一步說,即使上述人才仍在最佳適用期內,那也不能不說是一種浪費,哪怕是後來起用了此人才,那也不能夠掩蓋這種浪費的事實。如果人才沒有得到起用,反而用了歪才,那就不隻是人才浪費的問題了。
識人者首先須有愛才之心。不愛才的人是很難做到識才有方的。識人之道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用父母愛兒女之心,來愛護我們所識之人。愛護所識之人的才能,要對所識之人的前途和命運自始至終給予關心照顧,幫助克服和解決其成長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曹操在統一北方後,擬進行統一全國的戰爭。他預料將需要眾多的各種各樣的人才,便于建安十五年(210)頒布《求賢令》,要求所屬“唯才是舉”。他說:“‘孟公綽為趙、魏老(家臣)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意是發現被埋沒的人才),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之後,他又連續下令申明其“唯才是舉”的主張並要求推薦人才。建安十九年(214)又頒布了《敕有司取士毋廢偏短令》,他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耶?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建安二十二年(217)又頒布《舉賢勿拘品行》,他列舉了出身低賤,或起于下層,或在政治、品行上有各種錯誤的人如伊尹、傅說、管仲、蕭何、曹參、韓信、陳平、吳起等人用之卒能稱霸成帝,或使國富兵強以打敗敵人,以說明舉才不要計較其品行,隻要有才能都可以推舉。這是曹操對“任人唯親”、“論資排輩”及世俗偏見的公開挑戰。
“唯才是舉”在曹操起事之初就已執行了。他在與群雄逐鹿中,因急需人才,凡是有用之才他都搜羅了,甚至是敵人也能“矯情任算”而用之,如陳琳曾為袁紹寫檄文罵他及其祖宗三代,張綉在渭水偷襲將之打敗,殺其一子一侄,曹操後來也收降他們。由于曹操能唯才是舉,其身邊人才濟濟。
正因曹操愛才,故常物色人才,提拔人才。《魏書》說他“知人善察,難眩以偽,拔于禁、樂進于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于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其餘拔出細微,以為牧守者,不可勝數。”其身邊的謀臣如荀彧、郭嘉、賈翊等都是三國時一流人才。也因其愛才,其麾下不少人甘為之效死盡忠,如龐德被關羽擒獲後,關羽以其主將馬超在蜀勸其投降,龐德拒不降蜀,願以死報曹操知遇之恩;許褚在戰爭中常冒死保衛曹操,使曹操多次轉危為安;典韋在清水之戰中,以死拒敵,使曹操安然脫險。

(8)通過握手了解人
了解一個人的個性與心理,有許多方法。握手,也可以作為分析一個人的各種特點和態度的一種方法。
通過握手的方式和力感,我們可以尋求其中內含的答案。
在我們當代青年的交往中,往往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主動伸出手與對方相握的人,往往顯得較為主動、大方。實際上,可以認為這不僅是較豐富的交際經驗與交際能力,而且是具有較強的自信心的表現。
如果一面同對方握手,一面用眼睛註視著對方面孔的人,在心理上有著較強的優勢,是一種不大容易妥協的人。自信,是這種交際方式的深層心理結構。
如果是女性,則表明這種一邊握手一邊註視的做法,是她有意引起對方註意,以獲取對方對自己的好感。對于公關小姐或其他長期從事接待、交際工作的女性來說,這種握手方式則表示認為自己工作能力強,有自主意識的個性。
無力握住對方手的人,性格較脆弱,依賴感強。
握手時,軟弱無力,表現出完全被動的姿態的人,缺乏堅強的個性,遇事可能優柔寡斷。
綿軟地和別人握手,則表現為一種標準的中國風格——後發製人,遇事讓三分。先靜後動,以退為進。當然,也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有一種較為明確的自我規範。當外在的人、事沖擊了這種自我規範的界限,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冒犯行為,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應,進行猛烈的反攻,甚至是惡狠狠的報復。但是,不能認為他們缺乏主動意識,我們應看到,他們進攻性的主動行為雖弱,而和平性的主動行為並不是弱的。而這種和平性並不一定表現為熱情。因為外化出來的熱情,往往是一種主動性的進攻行為。
如果,我們使用自信和不自信這樣的概念進行區分的話,則可以將上述這種情況理解為在進攻性的領域持疑問態度,故可以稱之為缺乏自信。
如果過分殷勤地同對方握手,則表現出這個人目的性很強,會奉承巴結人。如果用卑謙的神情一再同對方握手,則表明這個人懷有某種目的,因為握手不過是一種禮節性接觸,過分看重這種接觸,就是弦外有音了。
曾經有一位大學老師,一心想去某國講學,恰好有個機會,那個國家有位知名學者來華訪問,安排她陪同。于是,在大家致見面禮時,她就格外用心,用極恭謙的姿勢致禮,此情此景,旁觀者清。但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在知名學者訪問活動即將結束的時候,那位老師果然提出了出國講學的要求。
典型的美國式握手,就是所謂的政客式握手,在競選活動期間,候選人通常用右手拉住對方的一隻手,再把左手握在上面,用這種方式,可以表示信任和親密的感情。候選人也確實用這種方式博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但是,更多的人認為這樣握手純屬虛張聲勢,給人以假惺惺的感覺。雖然如此,很多政客還是堅持用這種方法。
用力握手是一種顯示力量的表現。見面時用力握住對方手的人,一般主動性較強,性格外向、爽快、辦事講究效率,但有時容易急躁。這種人雖然自我意識很強,但辦事急于求成。
如果你一直敬仰某個人,又偶然與之相識了。那麽,你一定會十分高興,同他握手時也會不知不覺地加了把力氣。這種沖動的力量,表明你對同對方的相識感到很興奮,希望能繼續同他交往。所以,從對方握手的力量感上,也能表明交往的誠意和信任的程度。
握手時,手心出汗的人,大多數屬神經質類型,這部分人情緒容易激動,內心不易平衡,比較敏感。
大概沒有人願意去握濕冷的手,因為握這種手會感到很不舒服。手的溫度代表一定的心理活動力。在人體內,每當發生恐怖或驚嚇的感情變化時,跟自己無關的自律神經意識,會突然活動起來,引起呼吸的緊張,血壓與脈搏的變化,或是汗腺興奮等狀況。所以,如果在和對方握手時發現對方的手心有汗,表明對方的情緒高漲,也可以說是內心失去平衡的象征。
另外,有位心理學家曾經向警察們建議,採用握手法詢問嫌疑犯,也就是說詢問嫌疑者的時候,一邊握住對方的手,一邊提問,如果嫌疑犯的手掌開始很幹燥,中途忽然冒出汗來。那麽必定心中有鬼,說不定就是犯人。
西方有位叫彼得·弗克的刑警,這位刑警隻要一握犯人的手,犯人立即會陷入一種不利的境地。因為這位刑警的手勁兒很大,目光炯炯直逼犯人,犯人隻要一接觸他,內心馬上就會感到不安。
握手時,有意和對方保持距離的人,一般善于自我保護,對陌生人保持著一定的警戒心。
在動物世界裏,動物之間的照面無須打招呼,隻要對峙瞬間,即可決定彼此的優劣勢,佔優勢的一方,威風凜凜不可侵犯;居劣勢的另一方,見勢不妙,隻有悄悄溜走才為上策。在人類社會裏,彼此打招呼是不可避免的禮節,所以,打招呼雖然是司空見慣的舉動,從中卻能顯露出多種意思來。
如果和對方握手時,很註意同對方保持一定的距離,這種舉動含有警戒、謙遜和客氣等意思。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乃是心理距離的數值。距離越遠,心理上的警戒越強。反之,如果一邊握手,一邊主動挨近對方,甚至拍拍對方的肩膀,這無疑中增添了親切的氣氛,使當時的氣氛倒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這樣,對方會不知不覺地擺脫疑慮不安的情緒,隻要沒有顧慮或畏怯,就大大地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而主動的一方,顯然無形中佔了優勢。

(9)以誠心用人
通往人心的路,是世界上最難走的路,真可謂“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這是許多人暗自的嘆息。
于是,人們發出了深沉的疑問:茫茫人海,哪兒是抵達心靈的舟棹?幽閉心靈,哪兒是開啓封閉的鑰匙?
人的心靈之門緊閉,是因為人際關系的復雜所致。復雜的心理活動,復雜的生活閱歷,復雜的個性修養,使得人與人之間很難傾心相待。
心靈之門的開啓,需要捧出友愛的丹心,需要獻出心中的真誠。
因為心誠則靈,心誠則通,真誠是開啟心靈之間的鑰匙。
但千萬莫把真誠這把鑰匙遺忘在家裏,須時時刻刻讓它伴隨在你的身旁。
人人心裏都有秘密,但它們都不會永遠埋藏在心裏。這些秘密早晚都是要暴露出來的,隻是暴露的場合和對象不同而已。
人們講心裏話,為什麽還要分場合和對象呢?這是因為有的場合不需要講,講了會生麻煩;有的人不需要知道,知道了會生事端。在該講的場合,面對該講的對象,講多少?怎樣講?語氣是輕是重?都應該有個分寸。這也叫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
同樣是心裏話,由于場合和對象的不同而表現出內容和語氣的差異性,一些人就會發生疑問:他怎麽在甲地和乙地講的不一樣呢?莫非是兩面派嗎?但經過冷靜地分析後,就會覺得這同兩面派行為大相徑庭,但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兩面派有著獨特的個性特征,他們之所以甲地和乙地說的不一樣,一是為自己撈好處,二是離間他人,最終還是為了自己。而前者說話區分場合和對象,則是為了將事情辦好,表現出了一個人的良好貭素。
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和兩面派行為,有時攪在一起難于區分。所以,人們相處,尤其是身居領導崗位的人,一定要學會區分二者的本領。掌握了這個本領,特別是當事情涉及本人時,你會有較多的寬容之心,從而也會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不至于盲目地去怨天尤人,例如抱怨“他是怎麽搞的?”“這不是拆台是什麽?”“沒發現他品質這麽壞。”“他是袖手旁觀,落井下石。”之類的話。否則,自己會盲目生氣,一氣便急。到達這種地步,不必要的“傷人之語”、“防人之心”就會出現。對方知道此事,必然感到委屈,同樣會產生一系列疑問,也會生氣,由氣到急,甚至“傷人之語”、“戒備之心”亦出。人際關系到此地步,勢必不能同舟共濟。團體到此地步,渙散必是與日俱增,戰鬥力也將每況愈下。陷入這種狀態的人們,即使不久就會清醒,那個人乃至團體的損失業已經造成,悔之晚矣!
所以,作為一個團體成員,尤其領導者,一定要學會區分到什麽山上唱什麽歌和兩面派行為的本領,以便把擔負的事情辦得更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