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百戰奇略 第六卷

退戰

【提示】
    本篇以《退戰》為題,旨在闡述在何種條件下採取退卻方式以免遭敵打擊的問題。它認為,在敵眾我寡、地形不利,且難以力爭勝的條件下,應當迅速退卻,不與敵人決戰。這樣,就可以保全自己實力不受損失。本篇《退戰》與前篇《進戰》,是從相反相成的兩個側面,闡明了採取進攻和退卻兩種不同作戰方式的主要依據條件,力戒戰爭指導者既要善于“見可則進”,又要善于“知難而退”。敵情和地形條件的不同,作戰方式亦應不同。兩篇強調從實際情況出發,能進則進,不能進則退,這裏已經包含有“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作戰指導思想,這是十分可貴的。
    三國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三月,魏將曹爽“發卒十餘萬人”(見《資治通鑒·魏紀六》),自駱谷口進入蜀地漢中。當時蜀在漢中的兵力不滿三萬,從雙方兵力對比情況看,魏軍是蜀軍的三倍多,但最後結局卻是以魏軍敗退而告終。究其原因則在于魏軍作戰指導的失誤,這主要表現在大將軍曹爽單純憑借其兵力上的優勢,既忽視了長途跋涉的勞困和地形條件對己不利的因素,且又不聽司馬懿勸阻(據《三國志·魏書·曹爽傳》載稱:“宣王止之不能止”,下同),一意孤行,結果造成其“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入谷行數百裏,賊因山為固,兵不得進”的困難局面。最後他不得不採納司馬昭的建議而引軍撤退。蜀將費禕乘機揮軍疾趨三嶺憑險截擊,曹爽率部“爭險苦戰,僅乃得過,失亡甚眾,關中為之虛耗。”(見《資治通鑒·魏紀六》)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敵軍兵多、我軍兵少,且地形條件對我不利,在單憑兵力不能與敵爭勝的情況下,就應當立即撤退以避開敵人,這樣就可以保全我軍實力安然無損。誠如兵法所說:“作戰中確知敵人難以戰勝,就應及時撤退以儲存實力。”
    三國時期,魏國大將軍曹爽奉命率軍討伐蜀國,司馬昭為征蜀將軍而隨同前往,穿越駱谷後,進駐于興勢山。蜀將王平率兵乘夜偷襲魏軍,司馬昭命令所屬部隊堅守不動,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司馬昭提出建議說:“蜀國大將軍費禕如果佔據險要地形進行防守,我們前進卻得不到交戰的機會,強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因此,應當急速撤軍,以後再作良圖。”曹爽聽後,下令魏軍撤退。蜀將費禕果然領兵迅速搶佔了三嶺險要地形,曹爽等人率軍偷偷越過險阻,才得以撤回。

【原文】
    凡與敵戰,若敵眾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爭,當急退以避之,可以全軍。法曰:“知難而退。”①
    三國魏將曹爽②伐蜀,司馬昭③同行出駱谷④,次于興勢⑤。蜀將王平⑥乘夜襲擊,昭令堅臥不動,平退。昭謂諸將曰:“費禕⑦據險拒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宜急旋軍,以為後圖。”爽等遂退,禕果馳兵趨三嶺⑧爭險,爽等潛師越險,乃得過。⑨

【注解】
    ①知難而退:語出《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引自《軍志》;又見于《左傳·宣公十二年》。
    ②曹爽:曹操之侄孫。字昭伯。魏明帝時,官至武衛將軍。明帝病重之時,拜其為大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與司馬懿受遺詔同輔齊王曹芳。後因與司馬懿爭權被殺。
    ③司馬昭:馬本及各本皆作“司馬懿”,顯誤,據《晉書·宣帝紀》和《三國志》之《魏書·三少帝紀》、《魏書·曹爽傳》、《蜀書·後主傳》、《蜀書·王平傳》等書記載,此次曹爽率軍伐蜀,不但皆無“司馬懿同行”之說,相反,卻稱司馬懿對此次攻蜀始終持勸阻態度,但結果是“止之,不可”(見《晉書·宣帝紀》;又見《三國志·魏書·曹爽傳》:“宣王止之不能止”)。又據《晉書·文帝紀》載稱:“大將軍曹爽之伐蜀也,以帝(指司馬昭)為征蜀將軍,副夏侯玄,出駱谷,次于興勢。”可見,隨爽攻蜀者並非是司馬懿,而是懿子司吳昭。故據《晉書·文帝紀》校改。
    ④駱谷:狹谷名。位于今陝西周至縣西南,谷長四百餘裏,地勢險要,是關中通往漢中的交通要道。
    ⑤興勢:馬本及各本皆誤作“興元”,今據史校改。興勢,即興勢山,位于今陝西洋縣北。
    ⑥王平:蜀將。馬本及各本作“王琳”,《晉書·文帝紀》作“王林”,皆誤。今據《三國志·蜀書·王平傳》和《資治通鑒·魏紀六》校改。
    ⑦費禕:蜀將。江夏鄳縣(今河南信陽東北)人,字文偉。蜀後主時,任黃門侍郎,為諸葛亮所推重,拜為參軍、司馬。亮卒,禕為後軍師。蔣琬秉政後,禕任大將軍,錄尚書事。
    ⑧三嶺:即沈嶺、衙嶺、分水嶺。均在今陝西周至西南之駱谷中。
    ⑨本篇史例出自《晉書·文帝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