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六韜 黃石公三略

中略

【原文】
夫三皇① 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② 者,體天則③ 地,有言④ 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讓⑤ 功,四海化⑥ 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⑦ 者,製⑧ 人以道,降心服志;設矩⑨ 備衰,四海會同⑩ ,王職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鬥戰之患。君無疑于臣,臣無疑于主。國定主安,臣以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者,製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御,則功難成。”《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軍勢》曰:“無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于下。”《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凶。”

【注解】
①三皇:關于三皇的說法有很多。有以下幾種:燧人、伏羲、神農(《風俗通義·皇霸》所引的《禮緯含文嘉》);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皇霸》);伏羲、祝融、神農(《白虎通·號篇》);伏羲、神農、共工(《通鑒外紀》);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伏羲、神農、黃帝(《尚書》、《帝王世紀》)。最後一種說法由于《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早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河圖》、《三五歷》)。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為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但是目前比較統一的看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
②帝:指五帝。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鑒外紀》);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這種說法因為經書地位的尊貴,因此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于是這一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③則:效法。
④言:教化的言語。
⑤讓:辭讓、推讓、謙讓。
⑥化:教化。
⑦王:指三王,即夏商周三朝的開創者:夏禹、商湯、周文王(或者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⑧製:統治、管理。
⑨矩:原本的意思是畫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此處引申為法度。
⑩會同:古代諸侯朝見天子叫做會同。
王職:朝廷官員的職務。
以:憑借、通過。
霸:指“春秋五霸”,這一名詞也有幾種說法。(1)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2)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孟子·告子下》)。(3)齊桓公、晉文公、楚庄王、吳王闔閭、越王夫差(《荀子·王霸》中楊倞註)。其中第二種說法較為常用。
用命:服從命令。
內御:請示上級,指由朝廷控製。
邀:追求。
為:因為。
附:依附。

【譯文】
在遠古的三皇時代,盡管他們沒有治理國家的言辭、政令,卻有良好的風氣自然流傳四海,所以天下人都不知道這個功勞應該歸于誰。到了五帝的時代,他們效法順應自然規律,設教施令,天下太平安樂。君臣之間相互謙讓而不爭功,因而教化流傳于四海,百姓也不知道為什麽如此太平安樂。所以使用臣屬不必依靠禮賞有功的人,也能相處得和諧而無矛盾。到了三王時代,註重以道德治人,使人心悅誠服;製定各種法規以防世道衰亂,四海諸侯按時朝見,朝廷職權就不衰落。這樣,雖有軍備,卻無戰禍。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國家安定,君權鞏固,臣屬適時身退,君臣之間也能和諧而無矛盾。春秋時期的五霸時代,統治臣屬用權術,結交賢士靠信義,使用人才靠獎賞。如果信義減弱,賢士就會疏遠,獎賞不夠,屬下也不會聽從命令。
古代的兵書《軍勢》說:“出兵打仗,將帥軍務在于自行決斷。如果進退都要受朝廷的控製,那就很難成功。”《軍勢》上說:“使用有智謀、勇敢、貪婪和愚笨人的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謀的人樂于建功立業,勇敢的人好實現其志願,貪婪的人追求利祿,愚笨的人不顧惜生命,要根據各自的特點來使用他們。這是軍隊用人的妙術。”《軍勢》上說:“不要讓能言善辯的人談論敵人的長處,因為這會混淆視聽,擾亂軍心;也不要用仁慈的人掌管財物,因為他們會濫施財物去迎合下級。”《軍勢》上說:“軍隊中要禁止巫祝,不準他們給官兵卜問軍事上的吉凶。”

【原文】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① 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② 謀。”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③ 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④ 。
故聖王御⑤ 世,觀盛衰,度⑥ 得失,而為之製⑦ 。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⑧ 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⑨ 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⑩ 古。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中略》,則能御將統眾;深曉《下略》,則能明盛衰之源,審治國之紀。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

【注解】
①以:用、通過。
②暗主:昏庸的主子。
③事:服侍。
④蹶:跌倒。引申為傾覆。
⑤御:治理、管理。
⑥度:觀測、預測、估計。
⑦製:這裏用做動詞,製定製度法令。
⑧澤:恩澤。
⑨嫌:嫌疑。
⑩師:效法、仿效。
差:劃分等級、區別。
曉:明白。
明:明白、知道。
源:本源,根淵。
紀:綱紀、根本。

【譯文】
《軍勢》上說:“使用有節操的人不能靠錢財,因為有節操的人不會為不仁的人去效死賣命;聰明的人,不會為昏庸的君主出謀劃策。”君主不可以沒有德行,沒有德行,臣屬就會叛離;君主也不可以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會喪失權力。臣屬不可以沒有德行,沒有德行,就不能為君主盡忠守職;不可以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國家就會衰弱,威嚴過盛,自己就會栽跟頭。
所以聖王統治天下,觀察盛衰的變化,考慮得失的原因,從而建立製度。所以規定諸侯轄二軍,方伯轄三軍,天子轄六軍。後來天下混亂,叛逆逐漸發生,天子的恩澤竭盡,諸侯之間就會結盟立誓互相攻伐。由于政治軍事勢均力敵,誰也沒有辦法消滅誰,于是千方百計收攬英雄之心,與他們同喜好同憎惡,然後再運用權術。所以,不用計策就無法決嫌定疑,不詭詐出奇就不能破奸滅寇,不施陰謀就不能成功。
聖人能夠體察宇宙的法則,賢者能夠順應自然規律,智者能夠以古為師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因此,《三略》一書是為亂世而作的。通觀全篇,《上略》是說設定禮賞,辨別奸雄,闡述成敗的;《中略》是區別德行、明察權變的;《下略》是闡述道德、分析安危,說明嫉賢妒能、迫害人才的災禍的。所以,君主深通《上略》之理,就能任用賢人,戰敗敵人;深通《中略》之道,就能駕馭將帥統領士兵;深通《下略》之言,就能明白盛衰的根源,熟悉治國的綱紀。臣屬深知《中略》之道,就能成就功業保全身家。

【原文】
夫高鳥① 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② 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封之于朝,極③ 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④ ,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⑤ 其心。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⑥ 離,威權一與⑦ 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⑧ 。故弱之以位⑨ ,奪之以國⑩ ,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駿也。存社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也,故世主秘焉。

【注解】
①高鳥:即飛鳥。
②謀臣:參與出謀劃策的屬下。
③極:極點、極致。
④中州善國:中原最好的國土。
⑤說:通“悅”,取悅,使……高興。
⑥一合:統一。卒:通“猝”,突然。
⑦一與:交給一個人,指掌握在一個人手中。
⑧階:階梯。這裏指關鍵、根本。
⑨位:高位。
⑩國:國土。指分封土地。
作:作為、行為。
論:道理、理論。駿:通“駁”,駁雜。
社:土地神。稷:谷神。因為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因此後來社稷就成為了國家的代名詞。
勢:權勢。
秘:這裏用做動詞,當作秘密、寶貝的意思。

【譯文】
高飛的鳥死了,良弓就要被收藏起來;敵國滅亡了,謀臣就要被消滅。所謂消滅,並不是消滅他們的肉體,而是削弱他們的威勢,剝奪他們的權力:在朝廷上給他們高官厚祿,以表彰他們的功勞;再給他們中原的良田沃地,就會使他們家庭富裕;再給他們美女珍寶,就會使他們心情舒暢。士卒一經編成就不能倉促解散,兵權一經授予就不能馬上改變。戰爭結束將帥班師回朝的時候,正是君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以,要削弱將帥的實力而給他們高位,剝奪他的兵權而封給他們以土地,這是“霸者”統御將帥的策略。因此,“霸者”的行為,其道理是很復雜的。既要保全國家又要收羅英雄,這就是《中略》所論的權勢,是歷代國君的秘寶。

【評析】
《中略》命名為“御將統眾之計”,說的就是怎樣管理將領、統一軍隊的計謀、方法。作為首領,有四種統一、安定部下的方式,即“三皇之法”、“五帝之法”、“王者之法”、“霸者之法”。第一種方法是很玄妙的,是自然而然進行的方法;第二種方法則是要效法天地來製定措施,讓天下人都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教化,從而具有仁德之心,服從統治者的命令;第三種方法是統治者遵循“道”來治理國家,讓天下人都心甘情願地服從;第四種是統治者用權變和額度統一諸侯,使民心歸附。隻要掌握了其中的一種,那麽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主將發出的命令要果斷,不需要事事都請示上級;要合理調遣智者、勇敢的人、有貪欲的人、愚笨的人,根據他們的特點讓他們的本領盡可能地發揮;要穩定軍心,不讓能說會道的人稱贊敵方,軍中也不能聽從巫祝的話,以免妖言惑眾、軍心渙散。主將要有德行,從而部下才能順服、聽從。
本篇指出《三略》是衰世的作品。因此,此書寫作的目的其實不完全在怎樣調兵遣將、謀敵製勝上,而是要使統治者以德治兵、治國。關于這一點,《下略》中有具體的論述。所以這裏說“《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中略》寫作的目的在于“存社稷羅英雄者”,這是《中略》的效力。

【國學故事】
1. 唐太宗用人論功定賞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召集群臣,論功行賞,封房玄齡為中書令、邗國公,杜如晦為兵部尚書、蔡國公,都為一等功臣。當時諸將爭功,亂哄哄地鬧個不停。淮安王李神通仗著自己是太宗的叔父,帶頭發泄不滿說:“您和高祖從太原一起兵,我即舉兵回響,平定京師立下了大功。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不過是些刀筆之吏,卻被封為一等功臣,職位在我之上,我哪能咽下這口氣!”太宗開導淮安王說:“國家的大事,無非是賞與罰。賞得公平,沒有功勞的人就會自動靠邊;罰得恰當,作惡的就會有所收斂。可見,獎賞什麽人,懲罰什麽人,是不能草率從事的。我是根據功勞的大小來確定獎賞的。開始起義,叔父雖然首先帶兵回響,大概也是自己想免除禍災。後來竇建德吞並山東,叔父全軍覆滅。房玄齡等人在軍營中出謀劃策,坐在那裏安定了國家,有運籌帷幄的豐功偉績。論功行賞,被列入一等功臣是當之無愧的。叔父您與我是骨肉至親,可不能利用私情去和那些功勛卓著的人爭功啊!”淮安王被說得滿面羞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將軍丘師利等人本來打算跟在淮安王後面一同起哄,聽了這番有理有據的分析批評,也都打消了爭功比高低的念頭。他們說:“陛下這樣公道,不徇私情,我們怎能不安分呢!”于是都心悅誠服。
房玄齡說:“皇上當秦王時,府中的舊人沒升官的都抱怨。認為服侍皇上多年了,任命的官職反而在皇上兄弟的府中人之後。”唐太宗說:“大公無私才能讓天下人心服。我和你每天所吃所穿,都是索取老百姓的。因此,設立官員的職務,為的是給百姓辦事。應當選擇有才能的人來用,不能根據新人舊人來排定職務的大小。真要是新人有才能,舊人不像樣子,怎麽可以拋開新人而用舊人呢!現在不談他們有沒有才能,光說他們滿意不滿意,難道這是掌管國家大政的原則嗎!”
2. 狄青擲錢穩軍心
北宋時期,南方廣源州的儂智高起兵反叛朝廷,宋仁宗派大將軍狄青前去平定。
狄青率大軍離開桂林後,由于出路艱險,一些士兵開了小差,而且,日落日出,開小差的現象一天比一天嚴重,即使嚴加懲處,也收效不大。狄青手下有個多才多智的謀士,叫做劉易,狄青向劉易請教對策,劉易搜腸刮肚,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幾天後,大軍在途中休息。狄青召集身邊的將士,對他們說:“此次遠征,山高水險,路途坎坷,吉凶難卜,難怪弟兄們開小差。我現在想借助神明來測知吉凶,我把100個銅錢扔上天空,待它們落到地上,如果個個面朝上,那就是吉,我們就進軍;如果有一個銅錢不是面朝上,那就是凶,我們要班師回朝,諸位意見如何?”眾將士齊聲說“好”。
狄青命令一名親兵拿來一袋銅錢,狄青伸手從袋子中抓了一把,數足是100個,攥在手中,然後閉上雙眼,虔誠地禱告:“神明保佑!神明保佑……”
將士們一個個瞪大眼睛,望著狄青。
突然,狄青睜開兩眼,將100個銅錢拋入空中,待銅錢落地,將士們紛紛跑上前觀看——100個銅錢個個面朝上!頓時,“神明保佑”的歡呼聲響震山谷,三軍將士無不歡欣鼓舞。
狄青向天空中跪拜致意,然後命人拿來100隻釘子,把100個銅錢釘在地上,又用青紗罩在上面,還親自動手加了封,最後,再次禱告:“待大軍得勝回朝,一定用厚禮祭奠神明,到那時再取回這些銅錢!”
其實,這是謀士劉易借助將士們迷信鬼神的心理來穩定軍心的一條“詭計”——因為所有100個銅錢的上、下都是“面”,銅錢和“將士”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
果然,狄青擲銅錢以後,士氣高漲,再也沒人開小差。狄青指揮三軍迅速南進,一舉平定了儂智高的叛亂。
3. 戚繼光恩威並用練精兵
“戚家軍”是一支名垂青史的光榮軍隊,他的建立者是明朝參將戚繼光。
明朝嘉靖年間,江浙沿海一帶倭寇橫行,戚繼光奉命組建一支新軍抵抗倭寇。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戚繼光親赴義烏、永康等地招募了4000多名新兵,對新兵進行精心訓練。
戚繼光把實戰殺敵作為最重要的訓練。他按士兵的年齡大小、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不同,分別授予不同的兵器,讓士兵身穿重甲、手握重器、腳裹沙袋,練習體力、手力和腳力。倭寇的活動範圍集中在江浙沿海一帶,戚繼光根據江浙沿海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戰特點,創製了鴛鴦陣法、兩儀陣法、小三才陣法和三才陣法,這些陣法,長短兵器結合,變化無窮,在實踐中顯示了無窮的威力。戚繼光還製定了嚴格的軍紀,要求全軍將士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違者嚴加懲處。一次,一名跟隨戚繼光多年的親兵違反了軍規,戚繼光得知後,立刻命令依照軍法斬首示眾,眾將士無不悚然。
對于那些作戰勇敢、立有戰功的將士,戚繼光總是論功行賞,不斷地把他們提拔到重要的職位上來。
戚繼光的“新軍”組建不久,倭寇在台州(今浙江沿海)一帶登入,戚繼光與倭寇交戰9次,9戰9捷。倭寇逃離浙江,轉而騷擾福建、廣東沿海,戚繼光又轉戰福建、廣東,在廣東橫嶼島殲敵2000多人,在廣東牛田連破倭營60多座,在福建將倭寇全部逐走。
由于戚繼光的卓越功績,戚繼光的“新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戚家軍”。
4. 清軍有兵不練屢遭敗
我們不能忘記近代史上當帝國主義軍隊一次又一次入侵我國之時,有著龐大八旗兵和綠營兵的大清王朝,屢戰屢敗,眼睜睜地看著帝國主義破門而入,瘋狂地掠奪和瓜分我們的祖國。
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很多,從軍事角度而言,官兵貭素差,缺乏戰鬥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當鎮江陷落之時,欽差大臣賽尚阿提出,憑長江天險,與英軍決一雌雄。道光帝嘆息說:“無人、無兵、無船,奈何?奈何?”(《道光夷務》第五冊)他所說的“無人”,指無長于韜略的將領;“無兵”,指少英勇善戰的軍隊。當時澳門新聞報曾這樣評論說:“中國之武備,普天之下,為至軟弱的極不中用之武備”,“其國中之兵,說有70萬之眾,未必有1000人合用”(範文瀾《中國近代史》)。這些話雖然不無誇張,但清軍之無戰鬥力則是毋庸置疑的。
清軍許多高級將領不學無術,戰守無策,一味被所謂“船堅炮利”所嚇倒,聽憑英軍沿海北上、南下,不敢進行堅決的還擊。欽差大臣琦善接替林則徐後,隻知裁減水師,遣散水勇,撤除障礙,允割香港,賠償巨款,一心退讓乞和。靖逆將軍奕山督師廣州,不思如何退敵,反而叫嚷“防民甚于防寇”,廣州被圍立即豎起白旗投降。三元裏人民自動抗擊英軍,而他卻為英軍解圍。揚武將軍奕經援浙,屯兵蘇州不前,沉溺于歌舞酒色,後分兵三路,同時反攻寧波、鎮海、定海,企圖僥幸取勝,結果大敗而還。更愚蠢的是參贊楊芳,竟然收集民間馬桶,想以邪術破壞英軍猛烈炮火。當英軍進至南京江面時,兩萬英軍已減員至7000人,而且病號相當多,能戰之兵隻有3000人,已成強弩之末了。可是,掌握指揮大權的清朝重臣們怯敵懼戰,不趁機實施還擊,反而向英軍屈膝投降。依靠這樣一群昏庸腐朽的將帥指揮作戰,鴉片戰爭焉有不敗之理。
大量史料說明,多數清軍基層官兵隻知酗酒、吸毒、聚賭、狎妓、養鳥、強拉民夫、欺壓民眾。浙東前線有的旗兵,竟“以四民抬一兵,臥而入城”,不願打仗,也不會打仗。廈門地方官徐繼畲這樣描寫當時清軍情況:“人不知戰,名之為兵,實則市人,無紀律,無賞罰,見賊即走。”(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怎麽能夠指望這樣的軍隊去戰勝敵人!
一切先進的軍事學術,高超的技術戰術,過人的膽略和非凡的勇敢精神,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都是從嚴格、艱苦、緊張的訓練活動中獲得的。清軍入關後耽于安樂,無心征戰,將軍事訓練棄置一邊。
操練廢止,終日“鑽營、奉迎、取巧、油滑、偷懶、克扣、冒餉、窩娼、庇盜、開賭場、吸鴉片”(羅爾綱《綠營兵志》),技術戰術無從提高,嘉慶帝于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御批道:“于甲辰年南巡至杭,營伍騎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當時以為笑談。”(羅爾綱《綠營兵志》),這樣的軍隊怎麽可能在飢渴勞累、險象叢生的戰場上製伏對手!侵略軍在許多地方如入無人之境,正是由于清軍缺乏嚴格訓練,戰鬥力喪失的結果。
今天,我們正處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中,帝國主義靠幾尊大炮即可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炮艦政策的影子並沒有完全從地球上消失,國家利益仍然需要國防來保衛。隻有提高軍隊貭素,鑄造國防的利劍,才能贏得未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5. 孫武軍前斬美人
春秋末年,孫武從齊國來到南方的吳國,經吳國大夫伍子胥的介紹,見到了吳王闔閭。吳王說:“你寫的兵法13篇我已經讀過了,你能用我的宮娥彩女做一次軍事演習嗎?”
顯然,吳王並不是要看認真的軍事演習,而是要和孫武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孫武知道吳王的用意,決心因勢利導,假戲真做,使這次軍事演習成為體現紀律嚴明、信賞必罰以及“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些最新軍事思想的典範。
于是從宮中選出180個美女,分成兩隊,任命吳王最喜愛的兩個寵姬作為隊長,每個人都手持方天畫戟,英姿颯爽,意氣風發。
孫武耐心細致地對她們進行交代:“你們知道前心,後背,左手,右手嗎?如果發布命令‘向前走’,就對著前心走;‘向後走’,就轉過身走;‘向左走’,朝左手走;‘向右走’,朝右手走。這些口令你們都聽清楚了嗎?”180名女兵同聲回答:“聽清楚了”。
接著在軍前樹立銀光閃閃的大斧,這是用來執行軍法的,違背軍法的當場斬頭示眾。
孫武下令擂起戰鼓,發布“向右走”的口令,這些在宮中嬌生慣養的美人哈哈大笑,站在原地不動。孫武說:“你們可能對口令還不明白,對軍法還不熟習。”又不厭其煩地三令五申,直到每一個人都明白無誤。
孫武第二次下令擂起戰鼓,發布“向左走”的口令,這些美女更加笑得前仰後合,仍然站在原地。孫武嚴肅地指出:“口令不明,軍法不熟,是大將的責任;口令已明,軍法已熟,而不按口令行動,是違反軍法,兩名隊長應承擔罪責。”下令把兩名隊長推出斬首。
吳王在遠處高台上正看得高興,忽見孫武要斬兩名隊長,連忙派專使下來製止,說:“我已經知道孫將軍會用兵了,這兩個美人是我最寵愛的,沒有她們,我吃飯不香,睡覺不甜,請不要殺她們。”孫武對專使說:“吳王既然任命我為軍事演習中的大將,大將在軍事行動之中是可以不接受國王命令的。”兩名隊長的頭用大斧剁下來,放在盤子裏在軍前傳觀,又任命兩名宮女充當隊長,重新擂起戰鼓發布各種口令,兩隊女兵向前、向後、向左、向右,跪下、起立,一舉一動都符合軍令的要求,嚴肅認真,鴉雀無聲。孫武使人向吳王報告:“這支娘子軍已經訓練就緒,可以使她們去赴湯蹈火,請吳王下來觀看。”吳王因兩個寵姬被殺,心裏十分難過,說:“孫將軍請回賓館休息,我不願下來觀看。”孫武說:“吳王隻會說空話,而怕做實事。”
通過這次軍事演習,吳王了解了孫武的軍事才能,任命他為吳國的大將。後來,孫武率領吳國的軍隊打敗強大的楚國,攻進楚國的首都,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
6. 李愬善待降將克蔡州
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義(彰義、淮寧,均屬淮西道,治所在蔡州)節度使吳少陽去世,他的兒子吳元濟隱匿父喪不報,對外謊稱父親得病,由他自己統領軍務。隨後,吳元濟以蔡州為據點,在淮西燒殺搶掠,公然反叛。唐憲宗派人安撫不成,隻得調遣各路兵馬前往討伐。平叛戰爭持續兩年多,屢遭失敗。長期的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災難。為了盡快結束戰事,李愬主動給唐憲宗上書,請求領兵討伐吳元濟。李愬是唐朝著名大將李晟的兒子,青年時代即受朝廷的重用,歷任多種官職,政績卓著。當時新任宰相裴度也認為李愬有軍事才能,可以重用。唐憲宗遂命李愬為隋唐鄧節度使,負責西路官軍的指揮。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達淮西前線的唐州(今河南泌陽縣)。他看到官軍將士普遍懼戰,士氣低落。李愬因而決定暫時不主動出擊。他首先慰問將士,撫恤傷病人員,讓部隊戰士休養生息。淮西叛軍由于連敗官軍,滋生輕敵情緒,又見新任的統帥李愬並不採取軍事行動,因而不做任何準備。西線官軍經過幾個月的整飭,已經可以作戰了,李愬便著手進攻蔡州。考慮到兵力不足,採取“以敵製敵”的鬥爭策略,削弱叛軍實力,增強自身力量,最後消滅叛軍。一天李愬部將馬少良在巡邏時與叛軍丁士良相遇,展開一場惡戰。最後丁士良戰得精疲力竭,被馬少良生擒而歸,丁士良隨即被押到李愬跟前。李愬問他有何話說。丁士良鎮定自若地說:“大丈夫死則死耳,啰唆什麽!”李愬嘆道:“好一個大丈夫!”即令部下給他松綁,並任為將。于是丁士良感激李愬再生之恩,甘願以死相報。當時蔡州西面有一個重要的外圍據點文城柵,由叛將吳秀琳駐守,唐軍曾數攻不克。丁士良向李愬獻策道:“文城柵之所以難以攻破,都是因為有陳光洽在為吳秀琳出謀劃策。公若許可,我就設法去把陳光洽捉來。”李愬欣然表示贊同。丁士良果然捉獲了陳光洽。吳秀琳由于失去陳光洽為他謀劃,沒多久就獻出文城柵,率部投降。李愬重用為衙將。吳秀琳屬下有一員幹將,名叫李憲,頗有才勇,李愬替他更名為李忠義,然後讓他在身邊做事。李愬又命人把文城柵降將的家屬全部遷到唐州保護起來。由于連續取得勝利,官軍士氣重新振奮起來。叛軍見情勢不利,紛紛投降。李愬讓他們去留自便,對家有父母的,還特別發給衣帛路費。不少降卒感激不已,願意留下為李愬打仗。李愬每得降卒,必定親切接待,多方詢問,因而叛軍中地形險易,兵力虛實無不知曉。李愬開始謀取蔡州叛將,吳秀琳獻策道:“興橋柵(在文城柵以東)守將李祜是吳元濟的健將,驍勇善戰,公欲取蔡,非先取李祜不可!”一日,探馬飛報,說是李祜率領士卒在張柴村割麥。李愬設下300伏兵,活捉了李祜。由于李祜在以往的戰鬥中殺死不少官軍,眾將都非常恨他,紛紛要求把他殺死。李愬連忙勸退眾將,親自為李祜松縛,待為上賓。李祜見李愬如此優待降將,願棄暗投明,與李愬一起籌劃攻取蔡州。諸將對李愬把人人切齒痛恨的降將待為上賓,並委以重任的做法,不理解,不服氣。李愬隻好派人將李祜押送朝廷處置。事先上了一道密表,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意圖,並且說:“李祜是討伐吳元濟不可缺少的將才,如若殺了他,平定蔡州恐怕難以成功。”唐憲宗甚為贊賞李愬善待降將的做法,下詔赦免了李祜,讓他返回到李愬軍中。李愬隨即任命李祜為散兵馬使,令其佩刀,出入李愬營帳。經過這一番波折,李祜愈加感激朝廷的信任,不斷為李愬出謀獻策。其他降將見此,更加願意拼死效力。沒多久,李愬即用李祜的計策,雪夜攻破蔡州,迫降吳元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