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徐霞客遊記

遊天台山日記浙江台州府

【原文】
癸醜③之三月晦④,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三十裏,至梁隍山。聞此地於菟⑤夾道⑥,月傷數十人,遂止宿。

【注解】
①天台山:在浙江天台縣北,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
②台(tāi)州府:位于浙江沿海中部,治臨海縣,天台縣在其轄內。
③癸醜:即萬歷四十一年(1613)。
④晦:農歷每月最末一天。
⑤於菟(wū tú):老虎的別稱。
⑥夾道:沿途,一路上。

【譯文】
癸醜年三月三十日從寧海縣城西門出城。天空陰雲盡散,陽光明媚,人的心情、山中的景物,都有喜悅之態。走過三十裏路,到達梁隍山。聽說此地猛虎夾道,一個月間就傷害數十人,于是,隻好停宿于旅舍。

【原文】
四月初一日 早雨。行十五裏,路有歧,馬首西向台山,天色漸霽①。又十裏,抵松門嶺,山峻路滑,舍騎步行。自奉化②來,雖越嶺數重,皆循山麓;至此迂回臨陟③,俱在山脊。而雨後新霽,泉聲山色,往復創變,翠叢中山鵑④映發,令人攀歷忘苦。又十五裏,飯于筋竹庵。山頂隨處種麥。從筋竹嶺南行,則向國清⑤大路。適有國清僧雲峰同飯,言此抵石梁,山險路長,行李不便,不若以輕裝往,而重擔向國清相待。餘然之,令擔夫隨雲峰往國清,餘與蓮舟⑥上人就石梁道。行五裏,過筋竹嶺⑦。嶺旁多短松,老幹屈曲,根葉蒼秀,俱吾閶門⑧盆中物也。又三十餘裏,抵彌陀庵。上下高嶺,深山荒寂,恐藏虎,故草木俱焚去。泉轟風動,路絕旅人。庵在萬山坳⑨中,路荒且長,適當其半,可飯可宿。

【注解】
①霽(jì):雨止天晴。
②奉化:明為縣,隸寧波府,即今浙江奉化。
③臨陟(zhì):攀登。
④山鵑:指山嶺上盛開的杜鵑花,又稱映山紅。
⑤國清:國清寺,在天台縣城北3.5公裏的天台山麓。
⑥蓮舟:江陰迎福寺僧人。
⑦筋竹嶺:應即今金嶺,在寧海、天台兩縣界上。
⑧閶(chānɡ)門:蘇州的一個城門,這裏指代蘇州。
⑨坳(ào):山間窪下的地方。

【譯文】
四月初一日 早上一直下雨。前行十五裏,路旁有岔道,勒馬從西面向天台山進發,天色逐漸轉晴。又走了十裏路,抵達松門嶺下。山高路滑,隻好舍棄騎馬,步行前進。從奉化來的道路,雖然經過數重山嶺,都是順著山麓;到這裏後,無論迂回、曲折或臨水、登高,都在大山脊上面。雨後新晴,秀美的山色中叮咚的流泉聲隨處可聞,反復地變化出新的景觀,綠樹叢中怒放的紅杜鵑花相互輝映,令人忘卻了攀登跋涉的辛苦。又前行十五裏路,在筋竹庵裏休息、用飯。山頂上到處都種有麥子。從筋竹嶺向南走,就是通往國清寺的大路。恰好有國清寺僧人雲峰同桌吃飯,他說:從這條路到石梁,山險嶺峻,路途漫長,不方便攜帶行李。不如輕裝前往,而讓擔夫將重的行李先擔去國清寺等待。我同意他的建議,讓擔夫挑著行李隨雲峰先去國清寺,我則與蓮舟上人一起從石梁道上動身前行。走過五裏路,翻越過筋竹嶺。山嶺近旁很多又老又矮的松樹,變形的樹幹彎彎曲曲,樹根松葉青綠秀麗,好像城裏人家盆景中栽種的奇異清秀的松樹樁。又走三十多裏,才抵達彌陀庵。在高峻的山嶺裏爬上爬下,深山裏很荒涼寂靜。害怕猛虎躲藏草木中傷人,所以路邊的草木都被放火燒掉了。泉水轟鳴,勁風動地,山路上沒有其他旅行的人,顯得荒涼而漫長。彌陀庵坐落在萬山坳中,恰巧正當中途,行人可在此用飯或住宿。

【原文】
初二日 飯後,雨始止。遂越潦攀嶺,溪石漸幽。二十裏,暮抵天封寺①。臥念晨上峰頂,以朗霽為緣,蓋連日晚霽,並無曉晴。及五更夢中,聞明星滿天,喜不成寐。

【注解】
①天封寺:今仍稱天封,在天台縣東北境。

【譯文】
初二日 吃完飯後,雨才停止。于是越過路上的積水,攀登山嶺,溪流、山岩越來越顯得清澈、幽靜。走完二十裏路,傍晚時抵達天封寺。睡臥床上,還惦念著明晨登攀峰頂的事,若有緣分則雨停天朗,因為連日來都是晚上雨後轉晴,並沒有一天是天亮時晴朗。五更時從夢中醒來,聽僕人說,滿天都是明亮的星星,喜歡得無法再入睡。

【原文】
初三日 晨起,果日光燁燁①,決策向頂。上數裏,至華頂庵;又三裏,將近頂,為太白堂,俱無可觀。聞堂左下有黃經洞,乃從小徑。二裏,俯見一突石,頗覺秀蔚。至則一發僧結庵于前,恐風自洞來,以石甃②塞其門,大為嘆惋。復上至太白③,循路登絕頂④。荒草靡靡,山高風冽,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樹,玲瓏彌望。嶺角山花盛開,頂上反不吐色,蓋為高寒所勒耳。

【注解】
①燁燁(yè yè):火焰很盛。
②甃(zhòu):砌。
③太白:即太白堂,相傳為李白讀書處。
④絕頂:華頂峰,在天台縣東北境,為天台山絕頂,海拔1098米。峰下有善興寺,即華頂寺。

【譯文】
初三日 清晨起床,果然見陽光如火光一般閃耀,于是決策向山頂前進。向上攀爬數裏山路,到達華頂庵;再走三裏,到達太白堂,已快要接近華頂峰了,而沿途都沒有值得觀賞的景物。聽說太白堂左下方有黃經洞可遊覽,于是從小路走。二裏路後,俯身看見一塊很突出的大石頭,感到很是秀麗華美。臨近一看,是一位發僧在黃經洞前構的庵,恐怕風從洞裏吹出來,就用石頭砌塞洞門,我不由大為感嘆而惋惜。于是隻好重新往上走,到達太白堂,然後順山路登上天台山絕頂華頂峰。峰頂上,四處的荒草被勁風吹得紛紛倒伏,峰高因而寒風凜冽,草上結的霜約有一寸多厚,而回顧峰下四周的山巒上,美麗的鮮花與碧玉般的綠樹,遠遠望去覺得非常玲瓏明晰。山腳下山花盛開,峰頂上反而不開花,大概是因為高處寒冷所造成的。

【原文】
仍下華頂庵,過池邊小橋,越三嶺。溪回山合,木石森麗,一轉一奇,殊慊①所望。二十裏,過上方廣,至石梁,禮佛曇花亭,不暇細觀飛瀑。下至下方廣,仰視石梁飛瀑,忽在天際。聞斷橋、珠簾尤勝,僧言飯後行猶及往返,遂由仙筏橋向山後。越一嶺,沿澗八九裏,水瀑從石門瀉下,旋轉三曲。上層為斷橋,兩石斜合,水碎進石間,匯轉入潭;中層兩石對峙如門,水為門束,勢甚怒;下層潭口頗闊,瀉處如閾②,水從坳中斜下。三級俱高數丈,各極神奇,但循級而下,宛轉處為曲所遮,不能一望盡收。又裏許,為珠簾水,水傾下處甚平闊,其勢散緩,滔滔汩汩。餘赤足跳草莽中,揉木緣崖,蓮舟不能從。暝色③四下,始返。停足仙筏橋,觀石梁臥虹,飛瀑噴雪,幾不欲臥。

【注解】
①慊(qiè):滿足。
②閾(yù):門檻。
③暝(mínɡ)色:夜色。

【譯文】
沿舊路下山到華頂庵,經過池邊的小橋,翻越三座山嶺。溪水瀠洄,山巒重重,樹木叢生繁密,岩石光採煥發,轉過一個地方就有另一處奇景,使觀賞願望得到很大的滿足。走完二十裏路,經過上方廣,到達石梁,在曇花亭敬佛,已無暇去仔細觀賞石梁飛瀑的奇景。往下走到下方廣,仰視石梁飛瀑,忽然覺得它似乎從天際傾瀉下來一樣。聽說斷橋、珠簾水尤其是著名勝景,僧人說吃過飯再去還來得及往返,于是由仙筏橋先去山後。翻過一座山嶺,順著溪澗走八九裏,就見流水形成瀑布從石門飛瀉而下,回旋流轉,經過三道溪灣。最上面的層次是斷橋,有兩塊巨石傾斜而相結聯,溪水進流兩石之間,浪花飛濺,匯合後流轉入潭;中間的層次,兩巨石相對峙有如窄門,溪水為窄門所約束,流勢很洶涌;最下面的層次,潭的出口很寬闊,而溪水傾瀉處猶如受到門檻阻隔,隻能從低窪的地方斜涌而下。三台瀑布每台都高達數丈,各級的景觀都很神奇,但溪流順台級而下流,彎轉的地方被溪灣所遮掩,不能一覽無餘。又一裏多路,就是珠簾水,溪水傾瀉而下的地方很平坦寬闊,水的流勢因此緩和、散漫,汩汩流水彌漫潭內。我光著腳跳進草莽之中,攀援樹木,沿著山崖前行,弄得蓮舟上人不能跟隨。夜色四處降下時,才返回。在仙筏橋上停下腳步,在朦朧的夜色中觀賞如彩虹的天然石橋,瀑布水花飛濺有如噴雪一樣的奇妙景觀,幾乎使人不想去睡。

【原文】
初四日 天山一碧如黛。不暇晨餐,即循仙筏上曇花亭,石梁①即在亭外。梁闊尺餘,長三丈,架兩山坳間。兩飛瀑從亭左來,至橋乃合流下墜,雷轟河隤,百丈不止。餘從梁上行,下瞰深潭,毛骨俱悚。梁盡,即為大石所隔,不能達前山,乃還。過曇花,入上方廣寺。循寺前溪,復至隔山大石上,坐觀石梁。為下寺僧促飯,乃去。飯後,十五裏,抵萬年寺,登藏經閣。閣兩重,有南北經兩藏。寺前後多古杉,悉三人圍,鶴巢于上,傳聲嘹嚦②,亦山中一清響也。是日,餘欲向桐柏宮,覓瓊台、雙闕,路多迷津,遂謀向國清。國清去萬年四十裏,中過龍王堂③。每下一嶺,餘謂已在平地,及下數重,勢猶未止,始悟華頂之高,去天非遠!日暮,入國清,與雲峰相見,如遇故知,與商探奇次第。雲峰言:“名勝無如兩岩,雖遠,可以騎行。先兩岩而後步至桃源,抵桐柏,則翠壁、赤城,可一覽收矣。”

【注解】
①梁:橋。石梁:在中方廣。山腰有銜接兩山的天然石梁,長約7米,中央隆起如龜背,狹處僅半尺左右。水有兩源,東為金溪,西為大興坑溪,合流後自梁底向下飛墜。
②嘹嚦(liáo lì):形容聲音響亮而清遠。
③龍王堂:今作龍皇堂,在天台縣北境。

【譯文】
初四日 碧藍的天空萬裏無雲,廣袤的群山一片墨綠。顧不上吃早餐,就沿著仙筏橋登上曇花亭,石橋即在曇花亭外。石橋寬一尺多,長達三丈,架在兩山坳之間。兩股飛瀑從亭左邊流來,至橋邊匯合成一股急流向下飛墜,形成瀑布,響聲有如雷聲轟鳴,如河堤坍塌,瀑布高達百丈以上。我從石橋上走過去,向下俯視深潭,不禁毛骨悚然。走過石橋,就被前面的大石所阻隔,不能由此去前山,于是返回原路走。經過曇花亭,進入上方廣寺。順著寺前的溪水,再爬上阻隔前山的大石上面,坐下來觀賞石橋。因為下方廣寺的僧人催促去用飯,于是起身離開。吃過飯後,走十五裏路,抵達萬年寺,登上藏經閣。閣有兩層,存有南北佛經兩藏。萬年寺寺前寺後有很多古老的杉樹,都是三人圍的粗幹,鶴群在樹上築巢,傳來的鶴鳴聲響亮而清遠,也是深山中的一種清雅的響聲。這天,我原想去桐柏宮,尋覓瓊台、雙闕勝景,因路途中有許多使人迷惑的錯道,于是改變計畫去國清寺。國清寺離萬年寺有四十裏路,途中經過龍王堂。每走下一座山嶺,我都以為已走到平地上,等到接連走下好幾重山嶺,下坡的態勢還遠沒有停止,這才開始領悟到華頂峰之高,似乎離天已經不遠了!傍晚時分,才進入國清寺,與雲峰和尚相見,就像遇見久別的知心故友,于是和他商量遊覽探奇的先後順序。雲峰和尚說:“風景名勝沒有比得過寒岩、明岩兩處幽險的,雖然路程遙遠一些,但可以騎馬去。先遊覽寒岩、明岩,然後步行到桃源洞,抵達桐柏宮,那麽翠壁、赤城棲霞兩處勝景,也可以一覽盡收了。”

【原文】
初五日 有雨色,不顧,取寒、明兩岩道,由寺向西門覓騎。騎至,雨亦至。五十裏至步頭,雨止,騎去。二裏,入山,峰縈水映,木秀石奇,意甚樂之。一溪從東陽①來,勢甚急,大若曹娥②。四顧無筏,負奴背而涉。深過于膝,移渡一澗,幾一時。三裏,至明岩。明岩為寒山拾得隱身地③,兩山回曲,《志》④所謂八寸關也。入關,則四圍峭壁如城。最後,洞深數丈,廣容數百人。洞外,左有兩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筍突聳,上齊石壁,相去一線,青松紫蕊,蓊蓯⑤于上,恰與左岩相對,可稱奇絕。出八寸關,復上一岩,亦左向。來時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數百人。岩中一井,曰仙人井,淺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數丈,上岐立如兩人,僧指為寒山、拾得雲。入寺。飯後雲陰潰散,新月在天,人在回崖頂上,對之清光溢壁。

【注解】
①東陽:明為縣,隸金華府,即今浙江東陽。一溪即始豐溪,今名同。
②曹娥:今仍名曹娥江,源自天台山北麓,往北流經新昌、嵊縣、上虞入杭州灣。
③寒山、拾得:唐代二僧。寒山曾隱居天台山寒岩,往還于天台山國清寺,和拾得友好,善作詩,有《寒山子集》二卷。拾得原是孤兒,由國清寺僧豐幹收養為僧,故名拾得。亦能詩,有《豐幹拾得詩》一卷。後人常以寒山、拾得並稱,尊為“和合二仙”。
④《志》:指《大明一統志》。下同。
⑤蓊蓯(wěnɡ cōnɡ):草木茂盛。

【譯文】
初五日 雖有下雨的跡象,也顧不及了。選擇了去寒岩、明岩的道路,由國清寺去西門尋找乘騎。乘馬來到,雨也下來了。雨中走完五十裏路後到達步頭,雨停了,乘馬也打發走了。步行二裏路後,進入山中,山峰倒映在瀠繞流動的溪水之中,樹木秀麗,岩石奇異,心情因此而很快樂。一條溪水從東陽流來,水勢很湍急,流量大小與曹娥江相似。四處一看沒有竹筏可以渡人,隻好由僕人背著涉水過溪。溪水深過膝蓋,渡過一條溪澗,將近花去一個時辰。又走三裏路,到達明岩。明岩是寒山、拾得兩位高僧隱居之地,兩座山迂回曲折,即《大明一統志》所記述的八寸關。進入八寸關,則四圍的陡峭石壁有如城牆。最後面有一山洞,深有數丈,寬處能容納數百人。山洞外面,左邊有兩座石岩,都懸在半壁間;右邊有石筍高聳,頂頭與石壁高相等,而相去僅有一線之地。石筍頂上青松和紫色的花蕊生長茂盛,恰好與左邊的兩座石岩相對峙,可以稱得上是奇絕之景觀了。走出八寸關,再登上一座石岩,也是方向朝左。來的時候,仰望就像相隔一線縫隙,待攀登到石岩頂上,才看清它很寬敞,可容納數百人。石岩中間有一口井,叫仙人井,較淺,但井水不會枯竭。石岩外又有一奇特的石頭,有數丈之高,上部分開成兩部分,就像兩個站立的人,當地和尚指點為寒山、拾得的化身。回到寺裏,晚飯後,陰雲散盡,一彎新月掛在碧空,人站立回崖頂上,對著滿天月色,連岩壁上也灑滿明亮的月光。

【原文】
初六日 凌晨出寺,六七裏至寒岩。石壁直上如劈,仰視空中,洞穴甚多。岩半有一洞,闊八十步,深百餘步,平展明朗。循岩右行,從石隘仰登。岩坳有兩石對聳,下分上連,為鵲橋,亦可與方廣石梁爭奇,但少飛瀑直下耳。還飯僧舍,覓筏渡一溪。循溪行山下,一帶峭壁巉崖,草木盤垂其上,內多海棠、紫荊,映蔭溪色。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已至一山嘴,石壁直豎澗底,澗深流駛,旁無餘地。壁上鑿孔以行,孔中僅容半趾,逼身而過,神魄為動。自寒岩十五裏至步頭,從小路向桃源。桃源在護國寺旁,寺已廢,土人茫無知者。隨雲峰莽行曲路中,日已墮,竟無宿處,乃復問至坪頭潭①。潭去步頭僅二十裏,今從小路,反迂回三十餘裏宿,信桃源誤入也!

【注解】
①坪頭潭:即今平鎮,在天台縣西境,始豐溪北岸。

【譯文】
初六日 凌晨從寺裏出發,走六七裏路後到達寒岩。石壁筆直向上有如刀劈一般,仰視空中,有很多洞穴。岩壁半中腰有一洞穴,寬八十步,深一百多步,洞內平坦而明亮。順著石岩右邊走,從岩石的狹窄小道向上攀登。山岩的低窪處有兩塊岩石相對聳立,下部分開而上部相連,即是所謂的鵲橋,可以與上方廣寺的石橋互爭奇異,但少了飛濺的瀑布直瀉這一景色罷了。返回僧人的住處用飯,然後找到竹筏渡過一溪流,順溪流走到山下。這一帶都是峭壁巉崖,荒草盤結、樹枝下垂,有很多海棠樹、紫荊藤,濃蔭倒映溪中,更增添景色的優美。香風飄來的地方,玉蘭花、芬芳的香草,處處都有,沒有窮盡。已走到一山嘴處,岩壁筆直插到澗底,澗水深而湍急,四旁沒有可行走的多餘地方。岩壁上鑿有石孔用來通行,石孔僅僅能容下半隻腳,身體貼近岩壁而過,使人驚心動魄。從寒岩走出十五裏路到達步頭,從小路再去桃源洞。桃源洞在護國寺旁,而護國寺的廟宇已成廢墟,問當地人,都很茫然,沒有人知道。跟隨雲峰和尚在草木叢生的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行走,太陽已經落山,竟還找不到住宿的地方,于是再問路,終于到達坪頭潭。從坪頭潭到步頭僅有二十裏路,現在從小路走,反而迂回三十多裏,才得以住宿下來,確實是桃源洞誤入了。

【原文】
初七日 自坪頭潭行曲路中三十餘裏,渡溪入山。又四五裏,山口漸夾,有館曰桃花塢。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飛泉自上來註,為鳴玉澗。澗隨山轉,人隨澗行。兩旁山皆石骨,攢巒夾翠,涉目成賞,大抵勝在寒、明兩岩間。澗窮路絕,一瀑從山坳瀉下,勢甚縱橫。出飯館中,循塢①東南行,越兩嶺,尋所謂“瓊台”、“雙闕”②,竟無知者。去數裏,訪知在山頂。與雲峰循路攀援,始達其巔。下視峭削環轉,一如桃源,而翠壁萬丈過之。峰頭中斷,即為雙闕;雙闕所夾而環者,即為瓊台。台三面絕壁,後轉即連雙闕。餘在對闕,日暮不及復登,然勝已一日盡矣。遂下山,從赤城後還國清,凡三十裏。

【注解】
①塢(wù):四面高中間低的山窪。
②闕(què):古代宮殿、祠廟、陵墓前面的建築物。先築高台,上修樓觀,通常左右各一,中央缺而為道,故稱“闕”或“雙闕”。此處形容天然峰崖如一對闕樓,故得名“雙闕”。

【譯文】
初七日 從坪頭潭開始,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中行走三十多裏路,渡過溪水進入五台山。又前行四五裏,山口漸漸狹窄,有一處房舍,叫桃花塢。順著深潭邊前行,潭中的水清澈、碧藍,飛濺的山泉水從上註入潭中,叫做鳴玉澗。澗水順著山流轉,人則順著澗水邊走。澗兩旁的山都是裸露的岩石,攢簇的山巒到處夾雜著翠綠的樹木,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可觀賞的景致,景致的優美大體上都在寒岩、明岩這兩岩之間。澗水窮盡處,路也就消失了。一條瀑布從山坳間傾瀉而下,態勢非常奔放。飯後,從桃花塢出來,順著山窪向東南方走,翻越兩座山嶺,去尋覓所說的“瓊台”、“雙闕”兩處勝景,竟然沒有人知道。走出數裏路,才訪知在山頂上。與雲峰和尚順山路攀援而上,才到達山巔。向下俯視那陡峭壁削而環轉的山岩,完全就像桃源洞的景致,而布滿翠綠樹木的萬丈岩壁則超過了桃源洞的險峻。山峰之頂中間被斷隔分開,就是所謂的雙闕;夾在雙闕正中間的環形石台,就是瓊台。瓊台的三面都是絕壁,後轉就與雙闕相連線。我已經站在對闕之上,天黑了來不及再爬上瓊台。然而,優美的景致已被我一眼全飽覽盡了。于是下山,從赤城的後面返回國清寺,總計旅程三十裏。

【原文】
初八日 離國清,從山後五裏登赤城①。赤城山頂圓壁特起,望之如城,而石色微赤。岩穴為僧舍凌雜,盡掩天趣。所謂玉京洞、金錢池、洗腸井,俱無甚奇。

【注解】
①赤城:為天台山支阜,在天台縣西北3.5公裏,高339米。上有石洞12個,以紫雲洞和玉京洞最著名,山頂有赤城塔。

【譯文】
初八日 離開國清寺,從山後走五裏路後登上赤城。赤城山頂上圓形的岩壁聳起,很特別,看起來像一座城,而岩石的顏色微微發紅。岩洞都成了和尚們的宿舍,被侵擾得非常雜亂,天然的景趣完全被掩蓋掉。所說的玉京洞、金錢池、洗腸井,都沒有什麽很奇特的地方。

【評析】
本篇是《徐霞客遊記》的首篇,記敘的是作者第一次遊天台山的情況。
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有建立于隋代的國清寺,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拾得曾在此山隱居修行,還有相傳為詩人李白曾在此山讀書的太白堂,更早的還有關于劉晨、阮肇採葯迷路遇仙女的美麗傳說,等等。自然景觀方面,有華頂、赤城、瓊台、桃源、寒岩以及最為著名的石梁飛瀑等名勝。因此,作者對此山十分向往,開篇一句“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即流露出十分的欣喜。篇中還有“及五更夢中,聞明星滿天,喜不成寐”、“觀石梁臥虹,飛瀑噴雪,幾不欲臥”、“峰縈水映,木秀石奇,意甚樂之”等,更直接表現了他高度興奮的心情。
從全篇來看,作者比較詳細地記敘了前後九天遊覽天台山的過程,對于天台山的著名景觀,也或較詳或較略地作了一一介紹和描述,是全景式的敘述描寫。雖無特別濃墨重彩之處,但諸如“而雨後新霽,泉聲山色,往復創變,翠叢中山鵑映發,令人攀歷忘苦”,“荒草靡靡,山高風冽,草上結霜高寸許,而四山回映,琪花玉樹,玲瓏彌望”,“溪回山合,木石森麗,一轉一奇,殊慊所望”,“石梁臥虹,飛瀑噴雪”,“寺前後多古杉,悉三人圍,鶴巢于上,傳聲嘹嚦,亦山中一清響也”,“一帶峭壁巉崖,草木盤垂其上,內多海棠紫荊,映蔭溪色,香風來處,玉蘭芳草,處處不絕”,“循深潭而行,潭水澄碧,飛泉自上來註,為鳴玉澗。澗隨山轉,人隨澗行。兩旁山皆石骨,攢巒夾翠,涉目成賞”等等,均三言兩語,簡練優美,生動而傳神。
作者還善于根據景物特點,遣詞造語,喜用四字句,如:雲散日朗,人意山光;泉聲山色;泉轟風動;越潦攀嶺;山高風冽;琪花玉樹;溪回山合,木石森麗;雷轟河隤;峰縈水映,木秀石奇;青松紫蕊;攢巒夾翠等等,往往成二二式結構,或上下句對稱,顯得典雅而勻整,新奇而別致。這個特點也貫穿在整部《徐霞客遊記》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