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水經註

水經註·卷二十二

水經註 卷二十二 潁水、洧水、潩水、潧水、渠水
【原文】
潁水又東,五渡水①註之,其水導源崈高縣東北太室東溪②。縣,漢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謂之崧陽城。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頂而迭相灌澍③,崿④流相承,為二十八浦⑤也。暘旱輟津⑥,而石潭不耗,道路遊憩者,惟得餐飲而已,無敢澡盥⑦其中,苟不如法,必數日不豫⑧,是以行者憚之。山下大潭,周數裏,而清深肅潔。水中有立石,高十餘丈,廣二十許步,上甚平整,緇素⑨之士,多泛舟升陟⑩,取暢幽情。其水東南逕陽城西,石溜縈委,溯者五涉,故亦謂之五渡水,東南流入潁水。

【注解】
①五渡水:古水名,因“溯者五涉”(上行的人要渡河五次)而得名,潁水上遊的一條支流,在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②崈(chónɡ)高縣:一作嵩高縣,古縣名,漢置,治今河南省登封市。下文的“崧(sōnɡ)陽城”亦指此處。太室:即嵩山,在今河南省登封市北。
③迭相:相繼。灌澍(zhù):灌註,傾瀉。澍:通“註”,灌註。
④崿(è):山崖。
⑤浦(pǔ):水流。
⑥暘(yánɡ)旱:晴朗幹旱。暘:晴天。輟津:水流枯涸。
⑦盥(ɡuàn):洗手。
⑧不豫:不舒適,得疾病。
⑨緇(zī)素:僧徒和俗眾。緇:黑衣,僧人穿黑衣,故稱。
⑩升陟(zhì):攀登。
陽城:古縣名,秦置,治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
石溜:石泉。溜:水流。縈委:縈繞曲折。

【譯文】
潁水又東流,五渡水註入,五渡水發源于崈高縣東北太室東溪。崈高縣是漢武帝時為奉祀太室山而設定的,俗稱崧陽城。每逢春夏多雨時,一股又一股的山水從山頂流瀉而下,崖水和溪流相接,形成二十八浦。幹旱季節山澗溪流斷水,但石潭仍不幹涸,過路行人遊客在此歇息,隻能舀點水喝罷了,沒有人敢在潭水中洗澡或洗手,如果有人不遵守這個規矩,一定會有好幾天不得安寧,因此行人都有點畏懼。山下有個大潭,周圍數裏,潭水清深潔凈。水中有一塊屹立的巨石,高十多丈,頂端非常平整,寬廣二十來步,僧俗人士常劃船到那裏,爬到頂上,盡情地觀賞水光山色,抒發幽遠的情懷。五渡水東南流經陽城西,石澗縈回曲折,上行的人要過五次水,因此也叫五渡水,東南流,註入潁水。

【原文】
東南流,逕漢弘農太守張伯雅墓①,塋域②四周,壘石為垣,隅阿相降③,列于綏水之陰④。庚門表二石闕⑤,夾對⑥石獸于闕下。冢前有石廟,列植三碑,碑雲:德字伯雅,河南密人也。碑側樹兩石人,有數石柱及諸石獸矣。舊引綏水南入塋域,而為池沼,沼在醜地⑦,皆蟾蠩⑧吐水,石隍承溜⑨。池之南,又建石樓、石廟,前又翼列諸獸。但物謝時淪,凋毀殆盡,夫富而非義,比之浮雲⑩,況復此乎?王孫、士安,斯為達矣。

【注解】
①弘農太守:弘農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弘農:古郡名,西漢置,治今河南省靈寶市北。張伯雅:名德,字伯雅,河南密(今河南省新密市)人。
②塋(yínɡ)域:墳地。
③隅阿相降:這裏指隅與阿相互承接。隅:角。阿:即四阿,棺槨四邊的檐雷,以使水從四面流下。相降:即相承,相互承接。
④陰:山北水南為陰。
⑤庚門:西門。庚:在古代五方中屬西。表:豎立。
⑥夾對:兩邊對立。
⑦醜地:熊會貞認為醜土屬中央。
⑧蟾蠩(chán chú):通稱癩蛤蟆。
⑨石隍:石澗。承溜:承接水流。
⑩富而非義,比之浮雲:出自《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雲。”

【譯文】
水向東南流,經過弘農太守張伯雅墓旁,墓地四周是石塊砌的圍牆,沿山坡迤邐而下,隅與阿相互承接,坐落在綏水南面。西門樹立有兩座石闕,闕下夾道對列著兩隻石獸。墓前有石廟,排著三塊石碑,碑上的題字是:德字伯雅,河南密縣人。碑旁立著兩座石人,還有幾根石柱和一些石獸。從前引了綏水南流進入墓園,蓄水造成池沼,池在墓園中央,池上有石雕蛤蟆吐水,瀉入石池中。池沼南面,又建了石樓、石廟,前面兩旁排列著一些石獸,但因年代久遠,物換星移,差不多都凋零毀壞完了。不義而來的富貴,對于我來說尚且像浮雲一樣看不起,更何況這些東西呢!楊王孫裸葬,皇甫士安以竹席裹屍,這可真說是曠達了。

【原文】
今縣城東門南側,有漢密令卓茂祠①。茂字子康,南陽宛人,溫仁寬雅②,恭而有禮。人有認其馬者,茂與之,曰:若非公馬,幸至丞相府歸我。遂挽③車而去,後馬主得馬,謝而還之。任漢黃門郎④,遷密令,舉善而教,口無惡言,教化大行,道不拾遺,蝗不入境,百姓為之立祠,享祀⑤不輟矣。

【注解】
①密令:密縣的縣令。密:古縣名,漢置,治今河南省新密市東南。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今河南省南陽市)人。
②溫仁:溫和仁慈。寬雅:寬厚文雅。
③挽:用手牽拉。
④黃門郎:即黃門侍郎,屬省內官員,常隨侍君主左右。
⑤享祀:祭祀。享:通“饗”,祭祀,祭獻。

【譯文】
現在縣城東門南側,有漢時密縣縣令卓茂祠。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為人溫文爾雅,寬厚仁慈,待人恭敬有禮。一次,有個人誤認他的馬是自己的,卓茂就把馬給他,說:這馬如果不是您的,請您送到丞相府還我。說罷拉著車就走了。後來那個人找回了自己的馬,就把馬送還了卓茂,並向他道歉。卓茂任漢朝黃門郎,調密縣縣令,他提拔善良的人來進行教育,口裏不出惡言,于是社會風氣大為改良,道不拾遺,連蝗蟲也不再侵入境內,百姓為他立祠,死後享受祭祀從沒有停止過。

【原文】
渠水自河與濟亂流①,東逕滎澤②北,東南分濟,歷中牟縣之圃田澤③,北與陽武④分水。澤多麻黃草⑤,故《述征記》⑥曰:踐縣境便睹斯卉⑦,窮則知踰界⑧。今雖不能,然諒亦非謬⑨。《詩》所謂東有圃草⑩也。皇武子曰:鄭之有原圃,猶秦之有具囿。澤在中牟縣西,西限長城,東極官渡,北佩渠水,東西四十許裏,南北二十許裏,中有沙岡,上下二十四浦,津流徑通,淵潭相接。各有名焉:有大漸、小漸、大灰、小灰、義魯、練秋、大白楊、小白楊、散嚇、禺中、羊圈、大鵠、小鵠、龍澤、蜜羅、大哀、小哀、大長、小長、大縮、小縮、伯丘、大蓋、牛眼等。浦水盛則北註,渠溢則南播。故《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甫田,又為大溝而引甫水者也。

【注解】
①渠水:淮河的支流。或稱“渠”,或稱“渠沙水”。濟(jǐ):古水名,故道在今山東省。亂流:水流交匯,合流。
②滎(xínɡ)澤:古湖名,在今河南省浚縣西。
③中牟縣:古縣名,漢置,治今河南省中牟縣。圃田澤:古澤名,在今河南省中牟縣西。
④陽武:古縣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原陽縣。
⑤麻黃草:亦稱草麻、麻黃,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⑥《述征記》:晉人郭緣生撰。
⑦踐:進入。卉:草。
⑧窮:盡,無。踰:同“逾”,越過。
⑨諒:的確,確實。非謬:不誤。
⑩東有圃草:出自《詩經·小雅·車攻》。
長城:為魏、韓所修築,自卷縣(今河南省原陽縣)至陽武縣為魏所築,自陽武至密(今河南省新密市)為韓所築。
官渡:今河南省中牟縣東北。
佩:這裏是比喻,把“渠水”比作裝飾品佩帶在“圃田澤”中,引申有“連線”義。
浦(pǔ):水流。
《竹書紀年》:晉武帝時出土的寫在竹簡上的戰國古書,是完成于戰國末年的魏國史書。

【譯文】
渠水出自河水,與濟水亂流,東流經滎澤北,東南流,從濟水分支而出,流經中牟縣的圃田澤,與北面的陽武縣以水為分界。澤中多麻黃草,所以《述征記》說:一踏入縣境,到處可以看見這種草,待到這種草不見了,就知道過了縣界了。今天雖然不能按此來分,但想來這話確實不是亂說的。《詩經》裏說的東有圃草,就指的是這種麻黃草。皇武子說:鄭國有原圃,正像秦國有具囿一樣。圃田澤在中牟縣西,西界長城,東到官渡,北連渠水,東西約四十裏,南北約二十裏,澤中有沙岡,上下有二十四浦,河渠相通,深潭相接。各浦都有名稱:有大漸、小漸、大灰、小灰、義魯、練秋、大白楊、小白楊、散嚇、禺中、羊圈、大鵠、小鵠、龍澤、蜜羅、大哀、小哀、大長、小長、大縮、小縮、伯丘、大蓋、牛眼等,浦水大漲就向北流註,渠水滿溢就向南註入。所以《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十年(前360),浦水在甫田入河水,又開鑿大溝引流甫水。

【原文】
漢和帝時,右扶風魯恭①,字仲康,以太尉掾遷中牟令②,政專德化,不任刑罰,吏民敬信,蝗不入境。河南尹袁安疑不實③,使部掾肥親按行之④,恭隨親行阡陌⑤,坐桑樹下,雉止其旁,有小兒。親曰:兒何不擊雉?曰:將雛⑥。親起曰:蟲不入境,一異;化及鳥獸,二異;豎子⑦懷仁,三異。久留非優賢⑧,請還。是年嘉禾⑨生縣庭,安美⑩其治,以狀上之,征博士侍中。車駕每出,恭常陪乘,上顧問民政,無所隱諱,故能遺愛,自古祠享來今矣。

【注解】
①右扶風:漢三輔之一。西漢置,治今陝西省西安市西北。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拜中牟令。
②太尉掾(yuàn):太尉府中的屬官。中牟令:中牟縣令。中牟縣:古縣名,漢置,治今河南省中牟縣東。
③河南尹(yǐn):河南郡的主管官吏。河南:古郡名,漢置,治今河南省洛陽市。尹:官名,主管官員。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縣)人。
④部掾:顏師古曰:“所部之掾也。”即河南尹的屬吏。肥親:人名,具體不詳。按行:巡查、巡視。
⑤阡陌(qiān mò):田間交錯的小路。
⑥將雛(chú):帶領幼兒。將:領著。
⑦豎子:孩童。
⑧優賢:尊重賢人。優:優待,尊重。“非優賢”一作“但擾賢”。
⑨嘉禾:生長特殊的禾苗,如一莖三四穗等。古人以為吉祥的征兆。
⑩美:贊美、贊揚。
狀:文體名,向上級陳述意見或事實的文書。
博士:古代學官名,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後,博士有參與朝政的、有奉使出差的、有顧問應對的,但職掌偏重于治經教學。侍中:為加官,即在本職外兼領的其他官職。
遺愛:留給後人值得懷念的品德和功績。
祠享:立祠祭獻。來今:現在、今天。

【譯文】
漢和帝時,右扶風魯恭,字仲康,從太尉掾調任中牟令,他致力于政事,專以德進行教化,不用刑罰,官吏百姓都十分尊敬信仰他,連蝗蟲都不飛入縣境。河南府尹袁安懷疑所聞不實,派部屬肥親去巡察,魯恭跟著肥親走過田間小路,坐在一棵桑樹下,這時有一隻雉雞停息在樹旁,還有一個小孩也在。肥親問小孩道:你為什麽不捉這隻雉雞呢?小孩回答道:它正帶著一群小雉呢!肥親站起來道:蝗蟲不入縣境,是一奇;教化及到鳥獸,是二奇;兒童懷有仁心,是三奇。久留並不是優待賢人的做法,讓我回去吧。這一年,縣府庭院裏長出特別的禾苗,袁安贊賞他的政績,寫了嘉狀上奏朝廷,魯恭被征聘為博士侍中。皇上每次車駕出門,魯恭常在旁陪伴,皇上問及民政諸事,他都直言不諱,所以至今得到民間的敬愛,自古以來立祠享祭,從未間斷。

【原文】
又東逕大梁城①南,本《春秋》之陽武高陽鄉也②,于戰國為大梁③,周梁伯④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⑤,大其城,號曰新裏⑥,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⑦,故曰梁耳。《竹書紀年》⑧: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⑨,徙都于大梁是也。秦滅魏以為縣,漢文帝封孝王于梁,孝王以土地下濕,東都睢陽⑩,又改曰梁,自是置縣。以大梁城廣,居其東城夷門之東,夷門,即侯嬴抱關處也。《續述征記》以此城為師曠城,言郭緣生曾遊此邑,踐夷門,升吹台,終古之跡,緬焉盡在。

【注解】
①大梁城:古城名,在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北。
②《春秋》:相傳為孔子所編定的魯國的編年史。陽武:古縣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原陽市。高陽鄉:古代陽武縣的鄉村聚落。
③大梁:戰國魏都城,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④梁伯:周朝的諸侯國梁的國君。嬴姓之國,屬公、侯、伯、子、男五爵中的伯爵。
⑤土功:指大興土木之事。
⑥新裏: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
⑦魏惠王:戰國魏武侯之子,名罃(yìnɡ),自安邑徙治大梁,故亦稱梁惠王。安邑:古邑名,在今山西省夏縣西北禹王城。
⑧《竹書紀年》:晉武帝時出土的寫在竹簡上的戰國古書,是完成于戰國末年的魏國史書。
⑨梁惠成王:即上文的魏惠王。甲寅:古人用天幹和地支相配來記日。
⑩睢(suī)陽:古縣名,秦置,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南。以在睢永之陽得名。
侯嬴:戰國魏隱士,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者,信陵君駕車自迎為上客。抱關:守門、看門。
《續述征記》:晉人郭緣生撰。師曠:春秋晉國的樂師。
吹台:故址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
緬:盡。

【譯文】
渠水又東流,經大梁城南,這裏原是《春秋》中說到的陽武高陽鄉,到戰國時稱為大梁,是周朝梁伯的故居。梁伯喜歡大興土木,擴大城區,稱為新裏,百姓疲困不堪,紛紛逃亡,秦國乘機奪取了此城。後來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到這裏,所以也稱為梁。《竹書紀年》載:梁惠成王六年(前364)四月甲寅,遷都到大梁。秦滅魏後立為縣,漢文帝把梁封給孝王,孝王因為這裏地勢低窪潮濕,把都城移到東面的睢陽,又改稱梁,自此以後,就在這裏立縣。因為大梁城範圍很大,就把縣治設在東城夷門的東邊,夷門就是當年侯嬴守門的地方。《續述征記》以為此城就是師曠城,說郭緣生曾經遊歷過此城,到過夷門,登上吹台,這些從遙遠的古代留下的遺跡,今天都還在。

【評析】
潁水今稱潁河,自從汝水水道變遷後,成為淮河的最大支流,發源于河南省登封市附近的嵩山,東南在安徽省潁上縣附近註入淮河,全長約六百公裏。洧水今稱洧河,是潁水的支流,上流稱為雙泊河,在河南省彭店以東註入賈魯河。從今洧川到彭店一段,雨季有水,幹季枯水,形成一種季節河現象。北魏時的河道與水文顯然不是如此,假使當時也像現在這樣一條全長隻有七十公裏而水流枯塞的河流,《水經註》是不會立題成篇的。潩水今稱潩河,發源于河南省許昌市以西,東南流至西華縣逍遙鎮以東匯合清流河而註入潁河。因河流短小,今除了大比例尺地圖外,一般地圖已不標此河。潧水又名溱水,是洧河的支流,河流短小,一般地圖已不標此河。渠是淮河的支流,但這條河流在名稱上有一些問題。武英殿本《水經註》在卷首目錄中隻用一個“渠”字,但在卷二十二標題中,“渠”字之下又用小一號字加“沙水”二字。總目錄與卷宗目錄不統一,殿本僅此一處。對于這條河流,各本的名稱也都有差異,趙一清《水經注解》稱為“沙水”,楊守敬、熊會貞的《水經註疏》稱為“渠沙水”。此河實際上已屬于古代鴻溝水系的一部分,名稱參差並不足怪。稱渠水或渠沙水均無不可。從這一卷考究,淮河幹支流,古今變遷甚大,總的現象是:河道遷移,支流與湖泊減少,水體縮小。這其實不僅是淮河,也是中國整個河流湖泊結構中值得研究和註意的問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