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文典籍 清官貪官傳

吳隱之傳

——《晉書》卷九○

[說明]吳隱之(?—413)字處默,濮陽鄄城人,是三國時期魏國待中吳質的六
世孫。他少時家中貧困,卻清高廉潔,從不非分妄取。在為父母守喪時,以孝著稱,
並由此得到當時有權勢者的賞識,因而一出仕就擔任士族所任的清官。以後,他在
朝內外歷任要職,但俸祿大部分給親戚與族人,自己的生活與庶民一樣。朝廷因歷
任廣州刺史皆貪贓枉法。為矯正這一弊病,特任命吳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
他在上任途中曾酌飲食泉之水,並賦詩表達自己的清白之志。在廣州時,他的清廉
節操更為突出,每日隻以蔬菜、幹魚為食。從廣州返回京都時,一無所帶。到京後,
拒絕接受執政者為他建造住宅,居住在茅屋小宅之中。以後,他又擔任尚書、太常、
中領軍等要職,但廉潔儉樸的作風始終如一,在他身教的影響之下,子孫也都保持
著廉潔謹慎的傳統。

吳隱之,字處默,是濮陽鄄城人,三國時魏國侍中吳質的六世孫。吳隱之容貌
很美,善于談論,廣泛涉獵文史,以儒雅著名。他年少時就孤高獨立,操守清廉,
雖然到傍晚才能熬豆為食,但絕不吃不屬于自己的飯食;雖然家中一無積蓄,但絕
不拿取不合道義而來的東西。在他十餘歲時,父親去世,他每次大聲哭泣時,連路
過的行人都心酸流淚。他事奉母親孝順謹慎,到他為母親守喪時,哀傷的表現超過
禮製的規定。他家中貧困,沒有人擊鼓,每當他哭吊母親時,就有雙鶴在附近鳴叫,
到母親喪期進行祭祀的那天傍晚,又有一群雁會集在他家附近,當時人都以為是他
的孝心感動天地所致。他曾吃鹹菹,以其味美,挾起來扔掉。
吳隱之與太常韓康伯是鄰居,韓康伯的母親是殷浩的姐姐,是一位賢良聰明的
婦人。她每次聽到吳隱之的哭聲,就放下筷子不再吃飯,為之悲痛流淚。後來,她
對韓康怕說:“你如果掌管國家官吏的任用權,應當推舉象這樣的人。”到韓康伯
擔任吏部尚書時,吳隱之遂被任用為清官,他一出仕就擔任輔國將軍功曹,又調任
征虜將軍參軍事。他哥哥吳坦之為袁真功曹,袁真失敗後,吳坦之將要被處死,吳
隱之去拜見恆溫,請求代替兄長去死,桓溫出于憐憫而赦免了吳坦之。由此吳隱之
受到桓溫的賞識,任奉朝請、尚書郎等職,後出任晉陵太守。吳隱之在郡清廉儉樸,
妻子自己出去背柴。又被召入朝擔任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右衛率,遷任散騎
常侍,領著作郎。武帝原打任用他為黃門郎,但以他的相貌與父親簡文帝相似,故
而停止。不久,又以他守廷尉、秘書監、御史中丞,依舊領著作郎,遷任左衛將軍。
他雖然出任清要的高官顯職,但俸祿賞賜都分給自己的親戚及族人,以至于冬天沒
有被子。他曾因沒有替換衣服,在洗衣時,隻好披上綿絮,他生活勤苦得與貧寒的
庶民一樣。
廣州地區倚山靠海,是出產奇珍異寶的地方,一個小箱所裝的珍寶,可供人生
活數世。然而有瘴氣,人易患疾病,所以一般人害怕去那裏。隻有貧困無法自立的
人,願意去那裏擔任官員。因此,前後刺史皆貪贓枉法。朝廷想要革除五嶺以南的
弊病,晉安帝隆安中,以吳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領平越中郎將。離
廣州治所二十裏處的地名叫石門,有一道泉水,被稱為貪泉,傳說人隻要一喝,就
會有無盡的貪欲。吳隱之到達這裏,對他周圍的親信說:“不看到可產生貪欲的東
西,就能便心境保持不亂,越過五嶺就喪失清白的原因,我現在知道了。”于是他
來到泉傍,舀上泉水喝下去,並作詩說:“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幹金,試便夷齊飲,
終當不易心。”他在廣州,清廉的節操更加突出,經常吃的不過是蔬菜和幹魚,帷
帳、用具與衣服等都交付外庫,當時有許多人認為他是故意作假,然而他卻始終如
一。帳下人向他進奉魚時,經常剔去魚骨,隻剩魚肉,吳隱之覺察到他的用意後,
給以處罰並加以黜降。晉安帝元興初,朝廷下詔說:“在家中恪盡孝道,在困難環
境中砥厲清節,實在是一般人難于做到的,而成為君子的美德。龍驤將軍,廣州刺
史吳隱之孝順友愛,超于常人,俸祿均分給九族,廉潔克己,儉樸過人。身處可產
生貪欲的地方,而能不改變自己的操守,在海物雜錯的富庶環境中,而家中親屬服
裝依舊。革除奢侈,務求儉約,使得嶺南風俗為之改觀,我對此有嘉獎。可將吳隱
之進號為前將軍,賜給錢五十萬,谷一千斛。”


 

到盧循進攻南海時,吳隱之率領將士,堅守城池,他的長子吳曠之臨陣戰死。
盧循攻城一百餘日,越城放火,焚燒三千餘家,死的有一萬餘人,城遂被攻陷。吳
隱之攜帶家眷出城,想要逃回京城,被盧循所俘獲。盧循上表給朝廷,提出吳隱之
是桓玄的黨羽,應予以處死,朝廷下詔不許。劉裕給盧循寫信,命令他讓吳隱之返
回京城,過了許久盧循才同意吳隱之還京。吳隱之乘船返回時,沒有裝載多餘的東
西。他回到京城後,隻住數畝地的小宅院,籬笆與院牆又矮又窄,內外共有六間茅
屋,連妻子兒女都住得很擠。劉裕賜給吳隱之車牛,又為他修造住宅,他堅決推辭。
不久,任命吳隱之為度支尚書、太常,他以竹篷作為屏風,坐的地方沒有氈席。以
後,他遷任中領軍,但清廉儉樸之風不攻,每月初得到俸祿,隻留下自己的口糧,
其餘都分別賑濟親戚、族人,家中人靠自己紡織以供家用。經常有困難缺乏的情況,
有時兩天吃一天的糧食,身上總是穿布製的衣服,而且破舊不堪,妻子兒女一點也
不能分享他的俸祿。
晉安帝義熙八年,吳隱之以年老請求退休,朝廷頒下措辭優握的詔書予以同意,
授予他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賜給錢十萬,米三百斛。九年,吳隱之去世,追贈
他為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吳隱之操守清廉,始終不渝,屢次受到朝廷褒獎,
在他退休及去世時,受到優握的嘗賜,並贈予顯要的官職,廉潔的士大夫們皆以此
為榮。
起初,吳隱之為奉朝請,謝石請他擔任衛將軍主簿。吳隱之的女兒將要出嫁,
謝石知道他家中貧素,嫁女一定會從簡,就命令將廚房移去幫助他料理婚事。使者
到吳家時,正見到婢女牽著狗去賣,此外什麽也沒有預備。後來。吳隱之自番禹返
回京城,他妻子劉氏帶了沉香一斤,吳隱之見到後,就取出扔到湖亭的水中。
他的兒子吳延之又堅持清廉的操守,曾任鄱陽太守,延之的弟弟以及兒子擔任
郡、縣長官的,常以廉潔謹慎作為家門傳統,雖然他們的才學比不上吳隱之,然而
仍保持著孝敬友愛,廉潔恭順的作風。(劉馳 譯)

[原文]

吳隱之,字處默,濮陽鄄城人,魏侍中質六世孫也。隱之美姿容,善談論,博
涉文史,以儒雅標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雖日晏歠菽,不饗非其粟,儋石無儲,
不取非其道。年十餘,丁父憂,每號泣,行人為之流涕。事母孝謹,及其執喪,哀
毀過禮。家貧,無人鳴鼓,每至哭臨之時,恆有雙鶴警叫,及祥練之夕,復有群雁
俱集,時人鹹以為孝感所至。嘗食鹹菹,以其味旨,掇而棄之。
與太常韓康伯鄰居,康伯母,殷浩之姊,賢明婦人也,每聞隱之哭聲,輟餐投
箸,為之悲泣。既而謂康伯曰:“汝若居銓衡,當舉如此輩人。”及康伯為吏部尚
書,隱之遂階清級,解褐輔國功曹,轉參征虜軍事。兄坦之為袁真功曹,真敗,將
及禍,隱之詣桓溫,乞代兄命,溫矜而釋之。遂為溫所知賞,拜奉朝請、尚書郎,
累遷晉陵太守。在郡清儉,妻自負薪。入為中書侍郎、國子博士、太子右衛率,轉
散騎常侍,領著作郎。孝武帝欲用為黃門郎,以隱之貌類簡文帝,乃止。尋守廷尉、
秘書監、御史中丞,領著作如故,遷左衛將軍。雖居清顯,祿賜皆班親族,冬月無
被,嘗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貧庶。
廣州包帶山海,珍異所出,一篋之寶,可資數世,然多瘴疫,人情憚焉。唯貧
窶不能自立者,求補長史,故前後刺史皆多黷貨。朝廷欲革嶺南之弊,隆安中,以
隱之為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假節,領平越中郎將。未至州二十裏,地名石門,有
水曰貪泉,飲者懷無厭之欲。隱之既至,語其親人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越
嶺喪清,吾知之矣。”乃至泉所,酌而飲之,因賦詩曰:“古人雲此水,一歃懷千
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幹魚而已,帷
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帳下人進魚,每剔去骨存肉,隱
之覺其用意,罰而黜焉。元興初,詔曰:“夫孝行篤于閨門,清節厲乎風霜,實立
人之所難,而君子之美致也。龍驤將軍、廣州刺史吳隱之孝友過人,祿均九族,菲
己潔素,儉愈魚飧。夫處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饗惟錯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
革奢務嗇,南域改觀,朕有嘉焉。可進號前將軍,賜錢五十萬、谷千斛。”
及盧循寇南海,隱之率厲將士,固守彌時,長子曠之戰沒。循攻擊百有餘日,
逾城放火,焚燒三千餘家,死者萬餘人,城遂陷。隱之攜家累出,欲奔還都,為循
所得。循表朝廷,以隱之黨附桓玄,宜加裁戮,詔不許。劉裕與循書,令遣隱之還,
久方得反。歸舟之日,裝無餘資。及至,數畝小宅,籬垣仄陋,內外茅屋六間,不
容妻子。劉裕賜車牛,更為起宅,固辭。尋拜度支尚書、太常,以竹篷為屏風,坐
無氈席。後遷中領軍,清儉不革,每月初得祿,裁留身糧,其餘悉分振親族,家人
績紡以供朝夕。時有困絕,或並日而食,身恆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祿。
義熙八年,請老致事,優詔許之,授光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賜錢十萬、米三
百斛。九年,卒,追贈左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隱之清操不渝,屢被褒飾,致事
及于身沒,常蒙優錫顯贈,廉士以為榮。
初,隱之為奉朝請,謝石請為衛將軍主簿。隱之將嫁女,石知其貧素,遣女必
當率薄,乃令移廚帳助其經營。使者至,方見婢牽犬賣之,此外蕭然無辦。後至自
番禺,其妻劉氏齎沈香一斤,隱之見之,遂投于湖亭之水。
子延之復厲清操,為鄱陽太守。延之弟及子為郡縣者,常以廉慎為門法,雖才
學不逮隱之,而孝悌潔敬猶為不替。

返回頂部